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9篇
综合类   76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280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体外连续培养试验表明,高GI混合粗饲料日粮不须提高精料的比例就有较高的外有机物消化率(WOMD),且提高精料水平未必能提高其IVOMD。高GI混合粗饲料日粮其精料水平较低时,其丙酸产量较高且平稳,能够提高代谢能的利用效率。而低GI混合粗饲料日粮只有提高精料水平才能达到高GI混合粗饲料日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选用40只德国肉用美利奴和河北细毛羊杂交四代5月龄羔羊,平均分成4组,分别补饲莜麦和同一种精料的不同水平进行育肥,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每天补饲0.35 kg精料可显著提高其日增重(239.17±45.50 g),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对于留作种用的公羔,补饲莜麦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性能,日增重达到270.00±43.01 g;每天补饲0.25 kg精料的试验2组对能量和氮的表观消化率为最高(65.78%和73.16%).  相似文献   
23.
试验首先对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 -生物E蛋白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 ,结果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 91.5、6 0 .8、4 .5、3.2、6 .4、16 .7% ,总能为19.4MJ/kg ,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酰胺含量分别为 4 .4、1.4、3.1% ,α -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 4 30 0、115、2 5 0、32 0U/g ,有益菌活菌总数 5× 10 9/kg。猪消化试验结果表明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有机物消化率分别为 80 .4、71.2、4 3.0、95 .9、81.5 % ,消化能为 17.2MJ/kg。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所用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生物E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蛋白原料 ,不仅蛋白含量高 ,而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易于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4.
25.
钙或磷是动物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但是过量的添加钙或磷会增加饲料成本,同时过量磷的排泄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钙或磷的真消化率能够反映动物利用钙或磷的真实情况,因此内源钙或磷的测定是测定钙或磷真消化率的前提和基础,而同位素稀释技术、差量法、体外法、梯度回归法等是目前测定内源钙或磷和真消化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6.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27.
选择6头体重500~600kg ,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阉牛 ,分3期饲喂以玉米、棉籽饼和氨化稻草为基础原料配合的3种不同饲养水平的日粮 ,测定十二指肠、回肠和粪便中的粗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流量 ,计算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在小肠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 :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 ,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胱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在每种饲养水平下 ,真蛋白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大于粗蛋白质 (P<0.05)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有差异 ,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小肠消化率通常比真蛋白高 ,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小肠消化率比真蛋白低 ,但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并没有一致的大小顺序。与日粮相比 ,十二指肠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与回肠流量相比 ,粪便中的必需氨基酸排泄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
通过3个试验评价无水氨处理玉米秸的饲用价值。试验1:用4头一岁阉牛按4×4拉丁方设计,喂以4种日粮(一个组为氨化玉米秸,其他3个组为未氨化玉米秸),3种不同的补充料(豆饼粉、尿素或玉米粉<负蛋白对照>)(每天每头0.91kg)。玉米秸随意采食。4种日粮为:氨化玉米秸加玉米粉,未氨化玉米秸分别加豆饼粉、尿素或玉米粉补充料。试验证明,含有氨化玉米秸(按其干重用2%的 NH_3处理)的日粮比其他3种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干物质消化率(DMD)亦高(P<0.05),并且每天干物质采食量(DMI)最高(P<0.01)。喂氨化玉米秸日粮的试畜,体内氮沉积量与喂对照玉米秸且以豆饼粉或尿素为补充料的试畜相似。试验2:采食量试验采用20头1岁阉牛,喂以上述4种日食,结果表明,含氨化玉米秸(按干物质以3%的 NH_3处理)的日粮,其干物质采食量(DMI)较其他日粮都高(P<0.05)。以豆饼粉或尿素作为补充料的日粮其干物质采食量(DMI)比负对照组的高(P<0.05)。饲用这4种日粮,阉牛在体重上无显著差异(P>0.1)。试验3:用类似上述4种日粮,对56头成年妊娠肉用母牛做为期70天的生产性能测定。试验结果,喂含氨化玉米秸(按干物质重3.2%的NH_3处理)日粮的母牛增重比喂含豆饼粉(CS)、尿素(CU)日粮或负对照日粮(NC)的母牛高(P<0.01),母牛体况没有改变,而饲喂含豆饼粉、尿素或负对照日粮的母牛体况均有下降(P<0.05)。各处理组犊牛初生重均相近。结论:在3次试验条件下用无水氨处理玉米秸,均能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30.
利用可消化氨基酸理想模式配制肉鸡日粮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所推荐的肉鸡氨基酸需要量皆以总的氨基酸为基础。然而由于各种饲料中每种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由此所造成的偏差就会使一些氨基酸过剩而另一些氨基酸不足,影响氮沉积和动物的生产性能。利用可消化氨基酸理想模式配制肉鸡日粮可缩小这种偏差,使之更进一步接近动物的需求。 1 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的含量 肉鸡对不同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有很大差异,用可消化氨基酸比总氨基酸含量更能反应其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