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一)发病情况2013年4月5日,淮安区季桥镇一养鹅户丁某饲养的18日龄、3500只雏鹅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拉稀、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丁某曾先后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痢菌净、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截止4月8日共死亡812只。于是丁某前来求诊。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42.
(一)发病情况2013年4月5日,淮安区季桥镇一养鹅户丁某饲养的18日龄、3500只雏鹅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拉稀、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丁某曾先后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痢菌净、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截止4月8日共死亡812只。于是丁某前来求诊。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小鹅瘟。(二)临床症状病鹅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43.
笔者治疗犬内服氧氟沙星过敏反应一例,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发病情况及症见吉安市畜主张X在2008年6月27日早上因犬患病给其灌服氧氟沙星片剂一片(0.1g/片),半小时后出现反应,立即送动物医院就诊。症见:精神沉郁,头部及双眼明显肿大,  相似文献   
44.
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流产、不孕和睾丸炎为特征。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仅在拉丁美洲,该病每年造成至少6亿美元的损失,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这一数字平均为1.5亿美元。该病应预防为主,加强强制免疫的力度,尽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做到早期的诊断;其次是选用特异的抗菌素联合用药。目前急性期布病的治疗多以西环素加利福平,或者头孢曲松、利福喷汀和多西环素三药联用,或者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联用治疗急性期布病效果均较好。慢性期布病治疗原则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治疗慢性期布病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慢性期布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氧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随机选取某鸡场患大肠杆菌病的病鸡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5例。对照组用土霉素治疗,实验组用氧氟沙星治疗,并对两组病鸡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为氧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增加病鸡的抵抗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6.
通过批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试验,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揭示不同pH下左氧氟沙星(LEV)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溶液pH对LEV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大,不同pH下,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在pH为4时,3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而在pH为8时,12 h达到吸附平衡,并且pH为4的吸附量约是pH为8的2倍。XPS和ATR-FTIR的结果一致表明,静电作用和化学吸附是其主要吸附机制,在低pH(pH为4)时,LEV在针铁矿表面主要以单核双齿形态被吸附,在高pH(pH为8)时,主要以双核双齿形态被吸附。在中间pH(pH为6)时,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导致其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47.
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76 h。左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6.03、344.83、106.19、154.73 h。结果表明,相同给药剂量下,左氧氟沙星在体内浓度更高,分布更广,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细菌性疾病有着更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8.
唐县长古城乡大白尧红星养猪场43头猪突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例剖检结合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病例,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水剂)稀释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粉剂)、复方黄芩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同时在饲料中加入痢菌净粉和复方蟾酥三胆散,进行综合防治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49.
为验证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猪咳喘症的临床疗效,选用伴有咳嗽、喘气等病症的患病猪为试验对象,以氧氟沙星注射液、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疗效为对照。结果显示,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对猪咳喘症的疗效均优于氧氟沙星注射液及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单独用药的疗效,其治愈率分别为73.3%、63.3%、50.0%,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6%、73.3%;且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及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比较,其对治疗猪咳喘症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猪咳喘症,建议肌肉注剂量必须达到0.1mL/kg.b.w以上,且每天给药2次,连用3d。  相似文献   
50.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左氧氟沙星(LV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BSA LVL,并用作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得偶联的结合比。结果表明,通过紫外扫描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测定证明偶联成功,偶联的结合比为6∶1。用BSA LV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获得高效价的pAb,为进一步制备左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提供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