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27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对马尾藻、江蓠和麒麟菜3种膳食纤维的常规成分和功能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小鼠及人体试验,对这3种藻类膳食纤维的某些毒理和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膳食纤维均属于无毒级,未发现致突变作用,食用安全,对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但效果不同,以麒麟菜膳食纤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52.
实验共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人、学士1人、大专1中专1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5人、中级2人、技术人员3人。主要林事农药环境行为及环境毒理评价。  相似文献   
353.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长期从事与农药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农药分析、合成与创制、残留分析与环境毒理、手性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农药制剂加工与使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多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54.
咪鲜胺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农药,环境残留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以小鼠为模式动物研究不同剂量咪鲜胺对子代小鼠的生殖系统影响,可以评估其残留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组(MD)、低浓度组(MB)和对照组(MA)之间基因表达聚类分析图,显示其具有很好的组间区别性和组内高度重复性,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后续进一步通过基因功能(GO)和代谢途径(Pathway)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生殖系统有关的功能与途径(如神经肽激素调控信号通路、免疫反应、抗原加工和呈递和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等)。由此可见,咪鲜胺对雄性子代雄性小鼠具有一定的生殖毒理影响。  相似文献   
355.
356.
为阐明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吡噻菌胺的生态暴露风险与环境行为归趋,本文从合成路径、生物活性、生态毒理、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五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吡噻菌胺对真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防治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吡噻菌胺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生态毒性,且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具有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建议后续深入开展不同环境下吡噻菌胺的行为特征及其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特别是对映体选择性的分子机制,探索高效低风险的手性对映体,建立科学精准的风险评估体系,降低其对水生生物安全和人类生殖健康的高潜在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357.
对现阶段该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从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方式、实施效果评价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力求破解困境,为该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效方案,助力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兽医人才。  相似文献   
358.
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道是细胞膜上一类重要的阳离子通道,参与昆虫视觉、嗅觉、听觉、温度感知及机械感知等感觉功能的形成。其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通道为TRP家族中的一类亚家族,其成员nanchung (Nan)和inactive (Iav)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复合物是杀虫剂吡蚜酮、双丙环虫酯以及氟喹酮的分子靶标。研究表明,TRPV通道调节剂类药剂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神经毒性杀虫剂。如吡蚜酮和氟喹酮会抑制桃蚜Myzus persicae的取食行为;吡蚜酮通过作用于昆虫的弦音感受器,使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表现出后足抬起并伸展的独特中毒症状;吡蚜酮和氟喹酮能影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重力感受和听觉感受,破坏其正常的负趋地性行为;吡蚜酮能够干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黑腹果蝇的生殖行为,有效抑制其下一代种群数量,从而表现出持效期长的特点。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吡蚜酮普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