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93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18篇
  23篇
综合类   637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有些年份春季持续低温,夏季多雨寡照,对玉米的生长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中晚熟的玉米品种,难以达到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导致贪青晚熟或不能正常生理成熟,解决的办法除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米林县本站及扎贡沟黄牡丹物候资料及生长期气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花期与当地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野生黄牡丹花期预报模型,以2016年观测数据作为独立样本检验预报模型,得出通过观测萌动期运用该模型,预测2017年扎贡沟野生黄牡丹盛花期为5月22日至6月4日,在"5·28"文化节当天通过实地观测确定属于黄牡丹盛花期。  相似文献   
13.
刺参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刺参的繁殖以及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渤海湾地区刺参为试验材料,研究渤海湾地区刺参生殖腺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性成熟的有效积温。[结果]渤海湾地区刺参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6.14℃,而有效积温为800.19℃·d。[结论]该研究在渤海湾地区刺参育苗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纬度棉区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四团位于北纬46°02′~46°23′,≥10℃有效积温3 597.7~3 695.9℃,无霜期166~175 d,初霜期最早出现在9月25日,终霜期最晚出现在4月23日。2006年开始,该团开始推广应用机采棉技术,针对一八四团气候特点及主要限制因素,初步形成了高纬度棉区机采棉促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观察,对油松大蚜(Cinara formosana)生活史、种群动态、有效积温、天敌、物候预测和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大蚜1年可发生8代,6月中旬分化出有翅孤雌蚜并扩散,10月上旬性蚜交配产卵,以卵越冬;油松大蚜种群数量1年内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9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种群数量最低;油松大蚜不同虫态的发生与山桃(Prunus davidia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一些物候相吻合,可通过观察这些植物的物候来预测油松大蚜各虫态发生情况;油松大蚜优势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蚜茧蜂(未鉴定);油松大蚜4个龄期的若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5、6.7、5.9、7.7、3.1℃,有效积温分别为48.6、49.3、67.4、62.7、291.7日·度;胶带-药膜法防治油松大蚜效果显著,14 d后处理区校正虫口减退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孙丽 《现代农业》2012,(5):96-97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干旱少雨、无霜期短、初霜早、年平均有效积温低,从而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索适宜辽西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条件的玉米耕作栽培新模式,以提高玉米防早霜、抗灾害、促高产的能力。2011年建平县承担了玉米防早霜增产耕作栽培新模式示范推广项目,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技术人员和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日期、密度处理下丹参根干重变化规律,为丹参大田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栽培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移栽日期T1(冬栽,2009年11月26日移栽)、T2(春栽Ⅰ,2010年3月9日移栽)、T3(春栽Ⅱ,2010年3月27日移栽)和密度(株距×行距)D1(20cm×25cm)、D2(25cm×25cm)、D3(25cm×30cm)共9个处理,通过定期采集样品测定丹参根干重变化曲线,以归一化的生长度日用曲线拟合软件对其进行拟合。[结果]丹参根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曲线分析表明丹参根生长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时期。[结论]丹参移栽后生长度日在1900~2200℃·d之间即9月份根干重进入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8.
沙棘木蠹蛾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室外变温和室内恒温 2种不同的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变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5.4 81°C,有效积温为 2 0 2 .356± 13.0 57日度 ;恒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2 .0 55°C,有效积温为 2 95.2 0 3± 4 .0 94日度。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1°C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微小花蝽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微小花蝽的发育速率加快,成虫寿命缩短,在25℃下的世代存活率最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虫的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3.6℃,有效积温为1=55.15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8.0℃,有效积温为270.1日.度。组建了25℃和30℃两种温度下的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增加有效积温,保墒节水,对发展旱地农业有重要意义。随着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农业地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同时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使农田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形成了阻隔层,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残膜还影响农机具的田间作业质量,使农机具作业时发生缠绕、堵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