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778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粘虫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将造成粮食减产、绝收,影响农民收入。了解粘虫生活习性,掌握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从管理上制定应对措施,技术上提出防治对策,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为各地防治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2.
2019年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督导组对此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扩散风险分析。调查分析显示:泔水喂猪引发此起疫情的可能性最大,当地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较高,但疫情扩散到疫点之外和野猪的风险较小。督导组由此提出,明确各相关部门防疫责任,继续加大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加大对餐厨剩余物和猪肉销售点废弃碎肉的监管,禁止泔水喂猪,进一步提升猪场的猪病防控能力。此起疫情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和边境动物卫生安全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寄生性原虫病,是在鸡群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疾病。3月龄内的雏鸡最易感,病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急性暴发时会造成大量死亡。病愈后也是球虫携带者,增重和产蛋性能均下降,会给养鸡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5.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江苏全省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分析其暴发原因: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高;耕作栽培制度有利于发病;水稻品种不抗病等。通过调查试验明确了:利用锐劲特等药剂进行稻种处理;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选用抗耐病品种等措施的主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正>可根据该病临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采用常规的组织学方法(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若在电镜下见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可作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47.
PED在暴发     
1背景流行性腹泻(PED)和传染性胃肠炎(TGE)是能够引起猪出现相似症状,但抗原明显不同的冠状病毒。它们能使任何年龄段猪出现厌食、腹泻和呕吐,其中产房仔猪群和保育猪会有很高死亡率。经历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大暴发后,90年代该病的发生情况明显下降。因此,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地区过去的40年中,该病的  相似文献   
48.
水稻褐飞虱近年来连续大暴发是由于迁入数量大、水稻种植模式改变、秋季气候变暧和农药抗性等原因引起的。由于前三个因子较难干预和改变,因此化学防控是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手段。笔者分析探讨了化学防控的相关对策,认为噻虫嗪、吡蚜酮等防效较理想,但要重视调整防治策略和喷药方式。  相似文献   
49.
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疱。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秋末  相似文献   
50.
总结了2010年广西地区松毛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旨在为广西地区松树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