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31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01.
GIS支持下的铁瓦河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以铁瓦河小流域1994~2002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在ARCVIEW和ARC/INFO的支持下,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来分析该流域8年来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坡耕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外,其它类型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加,其中梯耕地、林地、水域、园地等增加幅度较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小;8年间,流域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未利用土地和坡耕地数量明显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林地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大大降低;小流域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有所增加,景观的破碎程度加大,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向多样化均匀化及破碎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02.
选取甘肃省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块,依据秃斑直径聚类并按面积从小到大依次划分6个梯度(Ⅰ、Ⅱ、Ⅲ、Ⅳ、Ⅴ和Ⅵ),以无秃斑草地为对照(CK),调查不同秃斑面积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种子库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秃斑块内植物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均低于对照(CK);秃斑块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于0~2 cm土层中(除斑块Ⅰ),其中秃斑块Ⅱ和Ⅵ种子库密度较大;各面积秃斑块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低于CK(P<0.05);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平均入渗速率显著影响秃斑块植物群落特征(P<0.01)。综上,植物平均高度随秃斑块面积增加而降低,秃斑块土壤中并不缺少种子,而是缺少种子萌发、生长的条件,秃斑块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平均入渗速率是影响种子萌发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3.
城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的复合体,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生态美学的研究和作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园林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济南市目前生态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04.
1为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甜瓜叶片,自上而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斑块,继续发展后出现受叶脉限制而形成的多角形黄色斑块,叶背呈霜霉状。病斑多时叶片向上卷曲,并很快焦枯破碎,瓜蔓自下而上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305.
侯磊  余舒含  周尧治 《高原农业》2021,5(2):155-159
高原鼠兔干扰是藏北高寒草甸退化的因素之一,同时也对退化草地中微斑块的植物群落产生影响.为了解以高原鼠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藏北退化高寒草甸微斑块植物群落特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法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微斑块植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严重退化草地微斑块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中度退化、轻度退化草地微斑块;各退化程度草地微斑...  相似文献   
306.
斑块状植被覆盖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阐明斑块状植被随机覆盖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通过5个覆盖度、6个坡度和7个流量组合条件下的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斑块状植被覆盖下坡面流的流型流态及阻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该试验工况下,坡面水流位于虚拟层流区和过渡流区,水流流态发育受覆盖度和坡度相互制约。2)在虚拟层流区,综合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呈负相关,而在过渡流区,二者关系在临界覆盖度处发生转捩,随覆盖度的增加,二者关系逐步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3)综合阻力系数与覆盖度呈幂指函数相关,而随淹没度变化趋势则受制于覆盖度。低于临界覆盖度时,二者整体上为负相关;高于临界覆盖度时,综合阻力系数随着淹没度增大先减后增。此外,基于水流阻力等效原则,综合考虑水力坡度、覆盖度、雷诺数、淹没度的影响,建立了坡面流阻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07.
308.
王紫媛  刘星月  王伟超  李伟 《种子》2022,(12):66-77
兰科植物作为被子植物第二大科,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等经济价值,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云南省是我国兰科植物多样性最高的省份之一,然而目前有关云南省兰科植物多样性统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建立云南省兰科植物分布数据库,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云南省兰科植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目前云南省兰科植物共有145属825种,包括通过本调研所整理出的85个云南新分布种;2)兰科植物丰富度在全省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水平分布格局,且西北角和最南端最高,各县区中种属数量最高的为景洪、勐海、勐腊、贡山4县;采用筛除法获得53个热点地区,其中热度达0.511~1.000的仅贡山和勐腊县;3)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呈“倾斜式中间膨胀型”格局,主要分布于海拔900~2 099 m,并在900~1 699 m处达到峰值;4)兰科植物属种以独立分布的小斑块为主,而属种数相同且相邻的县区所形成的大斑块分布较少;种的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高于属,兰科植物种、属分布较均匀;随着属种数量的增加,尽管存在一...  相似文献   
309.
张译文  常小峰  张玉薇 《草地学报》2023,(12):3802-3808
我国北方草地普遍发生的灌丛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灌丛斑块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深入理解灌丛化的生态过程和识别草地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本研究采用野外样方法和坐标定位法实地调查分析黄土高原长期封育草地灌丛斑块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白莲蒿和短脚锦鸡儿灌丛斑块覆盖度分别为20.3%~61.7%和7.4%~35.8%,灌丛生物量分别是草本生物量的3.1和4.3倍。白莲蒿和短脚锦鸡儿灌丛斑块呈右偏尾分布,灌丛斑块面积和概率在对数尺度上呈现线性关系,灌丛斑块大小分布符合幂律。92.0%的白莲蒿灌丛斑块和87.4%的短脚锦鸡儿灌丛斑块将会增大;8.0%的白莲蒿灌丛斑块和12.6%的短脚锦鸡儿灌丛斑块将会破碎。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长期封育草地发生了灌丛化,处于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敏感期。在持续封育恢复下灌丛斑块将会继续扩张,草地灌丛化加剧。  相似文献   
310.
杨兴  刘敏 《现代园艺》2023,(11):17-19
以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等矢量数据为基础,选取能相对全面反映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景观分析指数,从景观类型整体结构、景观斑块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3个方面对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非林地景观为研究区的景观基质,高山杜鹃林、其他灌木林等也是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高山杜鹃林、非林地等优势景观具有较高的边缘密度;研究区景观多样性程度较高,景观组成结构复杂,景观异质性程度较高,有着相对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