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85篇
水产渔业   493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粗脂肪水平分别为10%、14%和18%的3种试验饲料中添加0.09%的胆汁酸,投喂初始体重为(23.12±0.10)g的大菱鲆49 d,研究不同脂肪水平下胆汁酸对大菱鲆生长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组试验鱼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均显示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n-3/n-6比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胆汁酸水平为0.09%、饲料脂肪水平为18%时,更能促进大菱鲆生长发育,但不会改变其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近交对大菱鲆体尺生长的动态影响,构建了非近交和2个不同近交水平的30个家系。在生长期内,定期测量了1 082尾个体的全长、体长、头长、体宽和尾柄高等体尺性状。选择三阶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为子模型,采用随机回归模型估计了这些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考虑近交和不考虑近交作为固定效应的随机回归分析表明:近交显著地提高了所有体尺性状遗传力估计值。与远交组相比,近交导致了体尺性状不同程度的衰退,但衰退程度在2个近交组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5个体尺性状之中,全长和体长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近交衰退趋势,而体宽、头长和尾柄高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趋势。与非近交组相比,全长和体长在350日龄前,近交系数0.25的个体体长性状并未出现近交衰退,反而有所提高,而近交系数为0.375的组,这2个性状表现出衰退。全长和体长的近交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0.25和0.375两种近交水平的群体在第400和第650生长日之间对体长的生长曲线几乎没有影响。在整个测量周期内,近交水平对尾柄高的生长曲线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异。而在第650生长日龄后,全长、体长和头长的近交衰退随着近交程度增加而加快。这些近交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大菱鲆配套系选育过程中亲本群体遗传纯化过程中的近交控制。  相似文献   
53.
为准确把握鲆鲽鱼类养殖形势,根据全国渔情信息动态采集系统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对2017年全国大菱鲆及半滑舌鳎养殖生产主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显示,鲆鲽鱼投苗量同比减少4.57%,辽宁地区大菱鲆苗种价格上涨显著。大菱鲆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29.16%,半滑舌鳎出塘价同比下跌25.77%;鱼药及水质改良类和基础设施投入同比增加近一倍。预计下年大菱鲆行业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半滑舌鳎养殖形势基本稳定。并从病害防控、标准化生产、环保技术、消费市场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4.
从秦皇岛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场患病大菱鲆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并命名Phdp QHD-1,在国内尚属首次。该菌在绵羊血平板上呈α溶血,利用PCR方法检测到Phdp QHD-1携带1种重要的溶血素hlyAch基因,与传统对杀鱼亚种无溶血素基因的特点不同。通过耐药性分析,确定了Phdp QHD-1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链霉素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选取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进行联合用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最后,攻毒试验显示大菱鲆死亡率高达85%,并从心血中分离到该菌,证明其为此次发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55.
张伟 《齐鲁渔业》2020,37(5):8-9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环境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等特点,适宜集约化高产养殖。而辽宁省葫芦岛地区地下井盐水资源十分丰富,养殖大菱鲆有近20年的历史,由于近几年大菱鲆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勉强保本甚至亏损的养殖户希望找到新的品种来代替大菱鲆,盘活大菱鲆养殖场的固定资产,增加经济效益。为此,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海洋与渔业科于2019年开展了井盐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6.
大菱鲆繁育几个重点环节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认为大菱鲆卵的孵化温度应该在 13℃ ,前期仔鱼培育水温 15℃ ,后期仔鱼及稚幼鱼 17℃为宜 ,孵化后第 8~ 9d宜减少投喂 ,以利于大菱鲆仔鱼鳔的开口 ,提高成活率。推荐了一种效果较好的生物饵料营养强化剂 ,并介绍了一种独到的药物防病方法。  相似文献   
57.
大菱鲆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宝锁  张天时  孔杰  王清印  栾生  曹宝祥 《水产学报》2011,35(11):1601-1606
对来自40个家系的753尾大菱鲆个体进行耐高温实验,测定其生长和耐高温性状.基于是否考虑全同胞家系效应,建立了两种动物模型,用于估算大菱鲆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WOMBAT程序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中性状的方差组分,用似然比检验法进行不同模型的差异检验.方差组分分析结果显示,估计体质量遗传参数时,采用模型Ⅰ效果较好,相应遗传力为(0.22±0.09);估计肥满度时,两模型间差异不显著,其遗传力范围为(0.21±0.18)~(0.39±0.11);估计耐热性时,采用模型Ⅰ比较理想,遗传力为(0.026±0.034).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与肥满度、耐热性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13和0.04,肥满度与耐热性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13;体质量与肥满度、耐热性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1和-1.00,肥满度与耐热性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05.研究结果表明,没有考虑全同胞家系效应的模型Ⅰ是估计大菱鲆生长和耐高温性状遗传参数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58.
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菱鲆幼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其摄食、生长、饲料利用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66 kg/m2、1.26 kg/m2、2.56 kg/m2、4.00 kg/m2,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为期100 d,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4.67 kg/m2、7.25 kg/m2、14.16 kg/m2、17.77 kg/m2。结果表明:大菱鲆生长速度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持定生长率(SGR)值分别为2.67、2.33、2.29、1.98;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大菱鲆的体重差异度出现显著变化(P<0.01);大菱鲆的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实验组1的饵料系数为0.70;实验组4的饵料系数为0.76;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脏的脏器系数的影响不大。本实验结果可为鱼类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篕芯克徘煳难芯吭钡确⒚鞯摹按罅怫壹?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91001400.0。  相似文献   
60.
对我国虹彩病毒感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学研究发现,该病典型的病理学特点是在病鱼的脾脏、肾脏、肠、肝脏、鳃、心脏和皮肤等器官组织内出现嗜碱性的肿大细胞。病毒感染导致患病大菱鲆多个器官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以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显著,表现为造血组织的严重坏死。此外,肾脏造血组织发生坏死、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出血和水肿、肝细胞水样变性、心肌局灶性坏死以及皮肤真皮层出血并伴有水肿和炎性渗出也是该病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超微病理研究表明,肿大细胞内有虹彩病毒粒子存在。病毒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胞质、组织间隙以及血管腔内。受感染细胞出现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崩解等细胞病理变化。研究认为,病毒感染造成皮下组织血管损伤出血,是虹彩病毒感染的大菱鲆发生"红体病"的原因所在。虹彩病毒感染所致的机体严重贫血是患病大菱鲆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主要器官组织的病变使得病鱼器官功能衰竭则可加速鱼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