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林业   83篇
农学   174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78篇
综合类   3167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531篇
畜牧兽医   11777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1339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5 毫秒
41.
耐药基因tetC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B09):28-28
  相似文献   
42.
盐城地区鹅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大肠杆菌病俗称鹅蛋子瘟 ,是由大肠杆菌引起 ,广泛流行于各鹅场。该病随着鹅产蛋而开始 ,产蛋停止而结束。患此病的鹅群产蛋下降 ,有死亡。在孵蛋期间出现大量臭蛋。患病母鹅精神萎靡 ,拉白色稀粪 ,卵泡膜充血、易破裂 ,输卵管内有大量白色干酪样蛋白凝固块 ,有臭味。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腹腔内广泛性腹膜炎 ,有黄色干酪样物。患病公鹅阴茎充血、肿大 ,表面溃疡、坏死 ,在不同部位有数量不等的结节 ,不愿交配。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为制定鹅大肠杆菌病的特异性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现将有关内容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相似文献   
43.
奶牛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团奶牛场新购进206头奶牛(其中145头为怀孕母牛),发生以流产、体温升高、严重腹泻、血痢、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奶牛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002年12月28日,我团由内地郊区购入206头奶牛,入场后第三天开始发病,病初以腹泻为主,  相似文献   
44.
《中国家禽》2006,28(3):58-58
食品安全公司“电子水产基因无限公司”(EAU)已经发明水电解消毒体系,用于改革家禽工业的操作方式。该公司指出,新技术能够对表面进行卫生和清洁处理,保证食品对消费者和环境都没有毒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污染是家禽工业比较烦恼的两个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服务局要求家禽加工企业仔细检查,提高降低细菌数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 ,家禽的发病率有增无减。用化疗药物仍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兽药在防治畜禽疫病的同时 ,由于使用不当也造成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的潜在危害。为达到既能防病治病又可将兽药使用不当产生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 ,应用中草药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纯中草药兽药产品 ,但由于对中草药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许多中药的抑菌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部分中药制剂缺乏科学性。近年来 ,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陆续有报道 ,但一般只对中草药的抑菌属性进行定性分析。本试验旨在对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  相似文献   
46.
辽宁省大连市北三县郊区的某肉鸽专业户饲养白羽王种鸽750对,于2003年1月中旬开始陆续发病,很快波及全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依据I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肉鸽I型副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2004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发生了以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先期使用庆大霉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后来经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使用“安泰万乐”及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后,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8.
一、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伊春市某林业局林业经营所的王氏兄弟于2004年7月5日购进雏鹅3500只,于1日龄接种小鹅瘟血清。购进后的7天,一直是阴雨连绵,高温潮湿,育雏舍内(平养)地面潮湿,同时饲养密度过大(39只/平方米),通风不良,粪臭及氨味大,从7月13日开始有部分雏鹅发病,以后迅速增多,并有死亡,高峰时死亡达48只/天,发病期间共死亡雏鹅518只,死亡率14.8%以上。发病后,曾请当地兽医诊治,先后投给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均未见效。  相似文献   
49.
从广东省部分规模化养殖场采集、鉴定出154株鸡大肠杆菌、20株鸡毒支原体,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罗红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质控菌株的MIC比较。结果表明,鸡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鸡毒支原体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罗红霉素次之,对阿米卡星完全敏感。  相似文献   
50.
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乌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突发性强,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罗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的损失,使淋巴细胞大量损失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