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将枯草杆菌ylnF基因经PCR扩增,酶切后插入表达质粒pET15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一步纯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ylnF基因编码产物是依赖于NAD 的前咕啉-2氧化酶,一个西罗血红素生物合成末端的酶。SDS-PAGE显示YlnF亚基分子量约22kD,全酶分子量约25kD,显示酶为单体酶。将Asp102定点突变Ala102,酶活丧失,表明Asp102在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喹胺醇在鸡组织的消除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鸡为靶动物,多次口服(50 mg/kg,每12 h 1次,连续6次)喹胺醇,测定其在肝脏、肾脏及肌肉中的残留.用乙腈-乙酸乙酯(3/2,V/V)提取组织中的药物,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组织中喹胺醇的浓度.色谱条件:C18-ODS柱(25 ㎝×4 .6),流动相为乙腈:水(2/3,V/V);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34 nm.鸡多次口服喹胺醇,于第6次给药后在肝脏、肾脏、肌肉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为5.91、6.489、5.727 h.若规定组织中喹胺醇浓度最高残留限量为1ng/g可食用,则休药期应为2天.  相似文献   
83.
84.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规则给我国的家禽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备国相继出台了产品准入规则等技术壁垒,中国的家禽出口也几经沉浮,药残问题已经成为十分敏感的问题,欧共体最近对在饲料中禁止使用的添加剂进行了调整.给中国的家禽业者带来了一些混乱。本文基于客观事实对梅里亚公司的抗球虫药进行了概述.旨在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相似文献   
85.
仔猪肺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勇  侯俊生 《家畜生态》2003,24(3):46-47
通过对60余例患病仔猪症状的观察和3例仔猪的解剖及试验化验分析,发现大通种猪场的仔猪的死亡是由肺型大肠杆菌感染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头孢唑啉及头孢胺苄敏感,这三类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6.
杂交苏丹草中CN-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传统的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CN^-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于测定杂交苏丹草体内CN^-的含量。结果表明,苏丹草在苗期体内CN^-含量较高,达163mg/kg,以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5%苯噻酮600~800倍液对葡萄的白腐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苯噻酮杀菌剂对葡萄叶片、果实的白腐病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工业用异噻唑啉酮杀菌剂溶液、5%菌毒清等药剂600倍液,且安全、无公害。  相似文献   
88.
<正>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用引入除草剂Cadoustar(异噁唑草酮+氟噻草胺)的方法来扩充它在英国的产品"公文包"。此产品用于草料和谷物玉米地中的多种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  相似文献   
89.
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间喷施不同浓度噻虫啉微胶囊粉剂进行了松褐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对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毒杀效果,且持效期可达35d以上。2%、1%、0.5%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在喷施35d后天牛校正死亡率依次为82%、75%和47%。林间喷施0.5%噻虫啉微胶囊粉剂30d内可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而1%和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有效期可持续70d。喷施0.5%、1%和2%噻虫啉粉剂的林区松树死亡率分别为0.15%、0.16%和0.08%,相对防效分别为75%、73.3%和86.7%。因此,建议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在林间喷粉防治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90.
<正>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爱秀5%唑啉草酯乳油,登记用于大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具有安全、高效、用药灵活等优点。据了解,唑啉草酯本身对大麦安全,制剂中还加有安全剂解草酯,更加保证了对大麦的安全性。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在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