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341篇
  516篇
综合类   1149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颗粒在泵叶轮中的运动轨迹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推导出了在低Re下,颗粒在水泵静止的各通流部件及旋转的叶轮中的运动轨迹方程,推导出了在高Re下,颗粒在水泵各通流部件上的运动轨迹方程,最后,计算了不同直径的颗粒在水泵叶轮中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72.
73.
胞外多聚物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胞外多聚物(ECP)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小试UASB反应器,以人工葡萄糖配水作为进料。测定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随着颗粒污泥的形成、生长和成熟,污泥ECP含量逐渐下降,从开始的6.36减小到30mg/gVSS。当反应器酸化、污泥性能变差或运行不稳定时,ECP含量则表现为急剧上升,达70mg/gVSS。这些结果说明污泥颗粒化过程中ECP所起的作用不大。对有关ECP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及污泥颗粒化机制,文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4.
生物有机复混肥是根据植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和植物营养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肥料。它是以多功能微生物活性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为核心,以优质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再配以少量的无机养分及微量元素,采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无污染、无公害,适用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近年来,生物有机肥料已成为农业肥料产业的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75.
La3+,Ce3+对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VFA底物中的产甲烷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O.05mg·L^-1La^3+和Ce^3+对不同来源和保存状况条件下不同VFA底物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底物时加入Ce^3+,丙酸加入La^3+或Ce^3+,乳酸加入La^3+时都大大加快了反应初期污泥的产甲烷速率,且对比产甲烷活性SMA也有3%-8%的提高;O.05mg·L^-1La^3+或Ce^3+的加入使污泥利用丙酸的速度加快,对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运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甲酸为底物时,La^3+,Ce^3+的加入对污泥产甲烷曲线形状没有影响,对SMA则分别降低了9.21%和3.37%;乙酸添加La^3+在反应初期明显降低了产甲烷速率,但SMA并未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经长时间低温存放后,原来对其SMA有提高作用的稀土浓度此时可能会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SMA;低浓度稀土离子对污泥产甲烷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时,相同质量浓度下Ce^3+比La^3+对污泥的抑制作用小;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  相似文献   
76.
废水中铝盐含量增高以及铝盐的生物毒性使其对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微生物产生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产甲烷活性为指标,通过投加氯化铝测定其对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毒性来研究铝盐对厌氧菌的危害。结果表明,铝盐使厌氧颗粒污泥的活性明显降低,但其毒性可以驯化,且清除铝盐后厌氧颗粒污泥的活性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77.
采用间歇培养实验研究了辛酸、癸酸和月桂酸等三种长链脂肪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以及癸酸对辛酸和月桂酸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酸、癸酸和月桂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有严重抑制,对厌氧颗粒污泥最大比产甲烷活性产生50%抑制的浓度(IC  相似文献   
78.
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渐适应水中的硝酸盐,反硝化剩余的有机碳源转化为甲烷气体。在硝酸盐负荷为0.75kgN03^- -N·m^-3d^-1和COD负荷为14.1kgCOD·m^-3d^-1的稳态下,硝酸盐和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0.1%以上。对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所进行的气体组成测试表明,加入的硝酸盐全部转化为氮气,这一结果表明发生了真正的反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自配有机废水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研究表明中温条件下(31~35℃),进水COD浓度为8200~9000mg  相似文献   
80.
陈刚  王宁  孙琴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6):144-147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向亚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加入固体Al20%Si(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初生硅颗粒对Al7%Si合金显微组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显微组织从树枝状α相加含针状硅的共晶相,转变成球形α相加含短针状硅的共晶相,最后变成硅颗粒加粗化的球形α相和更少的共晶相。当选择合适的Al20%Si合金组织和处理温度时,采用该工艺可有效地制备半固态成形用坯料。结合初生硅颗粒在亚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变化过程,对Al7%Si显微组织的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