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农学   21篇
  38篇
综合类   43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1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畜牧与兽医》2014,(8):21-24
对健康雌性小鼠灌服不同剂量淫羊藿多糖,研究淫羊藿多糖对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服7 d淫羊藿多糖后,高剂量组(6 mg/0.2 mL),中剂量组(4 mg/0.2 mL)与对照组子宫卵巢系数分别为0.403%,0.245%和0.146%,差异显著(P<0.05)。灌服淫羊藿多糖后小鼠卵巢卵泡个数和直径均有所提高。卵巢组织学分析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有腔卵泡的数量也有增加,中、高剂量组卵巢上出现黄体。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表明,中、高剂量组所获GVBD卵母细胞百分率(61.4%和73.0%)与对照组相比(50.0%)均有显著提高(P<0.05)。本研究表明,小鼠每天灌服淫羊藿多糖46 mg,连续1周后可明显促进卵泡发育,并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  相似文献   
102.
羔羊卵巢AMH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AMH在羔羊和成年羊卵巢中时间和空间表达变化,揭示卵泡生长发育调控的机制。收集1月龄羔羊和正常成年羊卵巢,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绵羊卵巢AMH蛋白表达分布,RT-PCR技术分析卵巢卵丘细胞中AMH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卵巢HE染色后,对外源激素处理有反应的卵巢存在大量的大直径卵泡,且无中等卵泡和小卵泡,也没有黄体化和排卵;对外源激素没有反应的卵巢仅存在原始卵泡和少量的初级卵泡,无有腔卵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H存在于生长期的腔前卵泡和小的有腔卵泡,以及卵丘细胞,大多原始卵泡无AMH的表达,而在原始卵泡向初级卵泡转变,外层的颗粒细胞由扁平向柱状转变时AMH有表达,颗粒细胞存在表达AMH和不表达AMH 2种类型。RT-PCR结果显示,羔羊卵丘细胞的表达量高于成年羊。AMH可能参与卵泡发育的启动、向促性腺激素依赖期的转变等过程的调控,其功能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硬骨鱼肥大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关肥大细胞,在某些啮齿动物及人类中研究已比较深入,但在鱼类及其他低等脊椎动物中研究较少。硬骨鱼(teleostean fish)肥大细胞(MC),常被称为嗜酸性颗粒细胞(EGC),或肥大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MC/EGC),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硬骨鱼肥大细胞的发生、组织化学性质、细胞颗粒介质及其在鱼类健康与疾病中可能的功能意义等进行讨论,旨为深入研究鱼类重大疫病的发生机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彭勇  赖松家 《畜禽业》2005,(5):10-13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是获得成熟和具有受精能力卵母细胞的一项重要技术。腔前卵泡在体外发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动物年龄(年龄越大腔前卵泡数量越少,但存活率上升)、卵巢大小(采集的数量与卵巢大小及类型有关)、卵泡大小(大卵泡易于成熟与存活)、分离方法(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腔前卵泡数量不同)还有培养基的选择和添加物等,这些影响因素解决好坏将直接决定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雌蟹第一次排卵后的16 d内),卵黄生成以卵母细胞内源性合成为主,此时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大量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这些细胞器参与胞内卵黄物质的合成.内源性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膜形态多样,呈现触手状、波浪状和断裂状,为外源合成期做准备.此期卵泡细胞还未向卵母细胞靠近,两类细胞间存在着由淋巴细胞吐出的絮状物;(3)卵黄发生后期,首先为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排卵后16~21 d),此后,卵泡细胞胞质中含有大量内质网囊泡、卵黄颗粒和脂滴,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膜变为链珠状便于物质交换,卵母细胞的卵黄合成能力减少,转由卵泡细胞进行外源性物质吸收和卵黄物质合成(21~36 d);(4)卵黄发生结束后,双层卵膜形成,卵黄体和脂肪滴均匀分布在卵母细胞胞质中.  相似文献   
106.
绵羊的卵泡发育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泡是绵羊卵巢上的基本发育单位,卵子发生是在卵泡内进行的;即卵泡为卵子发生提供一个最佳的微环境。卵泡的发生受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调控。本文对绵羊卵泡发育及其调控机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7.
对日本蟳血淋巴细胞有形成分进行显微观察分析,根据细胞大小、有无颗粒及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日本蟳血淋巴细胞可区分为3种,即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发育阶段及饥饿状态下,日本蟳血淋巴细胞的形态、密度及3种类型细胞所占比例等指标的数据变化,并与其他甲壳动物的血细胞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8.
试验以我省名地方鸡种-宁都黄鸡成年母鸡为研究对象,每天间隔饲喂脂类染色剂SudanⅢSudanBlack,其卵泡因其脂质被染色而形成红墨相间的染色环,根据染色环圈数判断卵泡成熟前迅速生长的天然,根据染色环半径计算出卵泡第天沉积量。  相似文献   
109.
1卵巢囊肿卵巢内长期存在有比成熟卵泡大而且含有液体的结构时,称为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都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发育而来,其共同点是预期排卵时间不排卵,而是继续增大。本病多发生于奶牛  相似文献   
110.
<正>鸡流感发病后,不论是高致病型或是低致病型对生殖系统造成的损害都是相近的。比如,卵巢的充血、出血、变性退化,卵泡的变形、紫葡萄样的出血、坏死、发育停止和变性,有的液化,成熟卵黄的树枝状充血、出血、破裂、凝固成块并引发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的充血、水肿、出血发炎、增粗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