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55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2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秦凌波 《蚕学通讯》2001,21(2):20-21
1 起因残疾人秦廷焕家住丰都县十直镇张家坝村。该村离镇场较远 ,属贫困村之一。常年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榨菜、少部分水果 ,养殖生猪、耕牛、山羊等。经济骨干品种较少 ,人均粮食不足 50 0公斤 ,经济收入不足 1 ,0 0 0元。“要想富、先修路” ,多年贫困 ,吃尽路不通苦头的秦廷焕于去冬今春拿出自己的积蓄和借款计 4万余元修通了该村3社至砒邻的树人镇熊山村 5社四公里的断头路 ,实施了他人生路当中的第一步计划。修路被评为劳模的他今年“五·一”劳动节在重庆市劳模会上听取了贺书记、包市长关于西部开发、农业结构调整 ,…  相似文献   
22.
23.
宋军 《北方蚕业》2002,23(3):38
蚕桑业在我市已经有多年历史.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蚕业在我市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全市现有桑园7000hm2,但整体看来存在着单位面积桑养蚕量低,蚕茧质量差,蚕农收益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3,31(4):36-37
为降低养蚕设施成本和提高养蚕收益,近三年我们展开了塑料大棚养蚕技术的示范试验,确认该项技术有“两省三高”等优点。有用户认为,在大棚地平面片叶养蚕,占地面积较大(张种约43m^2);棚内设蚕台育,又有地面层和蚕台层的收茧量差距较大等不足。  相似文献   
25.
罗晓芬 《四川蚕业》2003,31(4):46-48
蚕桑生产是我县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项目之一,但近年来却一直存在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实际问题,严重地削弱了蚕桑生产的生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此,1997年,我们组织科技干部在全县6个蚕桑重点乡中,实施“规范化科学养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6.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27.
在蚕上蔟操作中,自动上蔟可节约劳力60%,每张蚕2人,3h上完,既可增加茧量保全茧质,同时减少养蚕户额外支出,为农户集约化经营创出了一条捷径。但是,五龄期如不能按具体操作规程办和掌握熟蚕程度及使用登蔟剂不当,反而会增加青头登蔟,降低入孔率,游山蚕增多,起到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28.
孔祥江 《北方蚕业》2003,24(2):49-50
配套完善的养蚕设施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因此,在加强桑园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速养蚕室的配套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栽桑养蚕的同步效益,蚕农才能由此看到蚕桑产业的希望.  相似文献   
29.
一茧丝绸发展的形势我地区行署在总结1986年和1992年蚕业生产两次出现低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行署提出把和桑养蚕,发展茧丝绸列入地区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扶贫工程来抓。力争茧丝绸生产创广西领先,达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30.
程言宽 《北方蚕业》2003,24(1):44-45
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县区域经济开发的骨干项目.1980年全县蚕茧产量196t,1987年突破546t,1991年突破1034t ,1998年达到1455t,2001年突破1580t.桑园面积达到3572.6hm2,其中推广陕桑305多倍体系列桑213hm2.二十二年来,蚕茧产量平均年递增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