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6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将口蹄疫病毒免疫串联片段F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BAD-FA,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TOP10中,用诱导剂阿拉伯醛糖分别以不同的浓度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PAGE、Westem blot分析.结果发现以终浓度为O.002%的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4 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其大小约为23 kD,软件扫描结果显示,FB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9.3%,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组分用50%Ni-NTA树脂过柱纯化并抽提融合蛋白的包涵体,经过洗涤后分别制成油乳剂疫苗,经皮下注射免疫豚鼠,用乳鼠中和试验测定豚鼠血清中和指数,并用口蹄疫病毒对豚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用此融合蛋白可溶部分的纯化产物和包涵体免疫豚鼠能诱导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病毒的攻击分别提供100%和75%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812.
新城疫病毒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城疫病毒(NDV)长期以来一直是危害我国养禽业主要病原之一。而且,近年来NDV感染并致病的宿主范围还有扩大的趋势。用NDV经典毒力测定方法对各种禽源NDV分离株毒力研究及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主要毒力相关基因(F和HN)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大部分为强毒株。不同禽源分离株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禽源NDV致病性存在差异。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禽源NDV分离株间抗原免疫原性也存在差异。目前NDV致病性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主要是在同源禽类或在异源1~2种禽类进行,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不同禽源分离株在主要家禽品种间的交叉致病性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  相似文献   
813.
许崇波  朱平 《畜牧与兽医》1998,30(6):248-249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XETA1)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从IPTG诱导后的工程菌中提取包涵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成抗原,免疫小鼠30d后,用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培养上清及培养菌体攻击,结果免疫鼠能抵抗至少2LD100的攻击,证明E.coliBL21(DE3)(pXETA1)工程菌株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14.
815.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XETA1)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从IPTG诱导后的工程菌中提取包涵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成抗原,免疫小鼠30d后,用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培养物上清及培养菌体攻击,结果免疫鼠能抵抗至少2LD100的攻击,证明E.coliBL21(DE3)(pXETA1)工程菌株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16.
在分析EAV-GP5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扩增GP5蛋白的主要抗原域编码EAV-GP5 79~330 bp。将扩增基因插入pET-30aBamHⅠ和HindⅢ间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GP5。将pET-GP5质粒转入BL21(DE3)宿主菌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马动脉炎病毒EAV-GP5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重组pGP5经纯化制备兔抗pGP5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实所得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17.
为得到纯化的Rep、截短Cap蛋白并确定其免疫原性,通过对前期构建的Rep、截短Cap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诱导5 h、IPTG终浓度为1.5 mmol/L作为最佳的诱导条件,诱导表达Rep、截短Cap蛋白,用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包被ELISA板和已经检测过的血清阳性样品符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18.
巨型艾美耳球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 Tyzzer,1929)是鸡的9种球虫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卵囊最大,且免疫原性最强。自1929年Tyzzer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回顾了自发现巨型艾美耳球虫以来,人们对其所进行的形态学、致病性、免疫原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该种球虫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19.
用兔和猪两种动物模型结合猪的繁殖性能生产指标综合主人了猪细小病毒(PPV)四川毒株SR-1、SR-2和SR-3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PPV SR-1和SR-3免疫兔和猪后期抗体效介上升最快,下降也较为缓慢;免疫母猪窝总产仔数高,不出现死产和干尸化现象,窝分散率为0;SR-2株在仔猪原代肾细胞上的产毒量较高,可以作为疫苗毒株。  相似文献   
820.
采用PCR方法,以83912(含K99)标准株菌液为模板扩增K99菌毛基因,克隆至pBS-T载体.提取阳性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经测序正确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99,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菌体蛋白经SDS-PAGE,在约18 Ku有一明显特异性条带,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此重组蛋白与K99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然后将初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实验兔,并设对照组,建立间接ELISA法进行抗体检测,分析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并对各组进行攻毒试验,为进一步对幼畜腹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