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9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956篇
林业   1662篇
农学   1090篇
基础科学   436篇
  1487篇
综合类   7394篇
农作物   670篇
水产渔业   1155篇
畜牧兽医   3989篇
园艺   744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724篇
  2015年   776篇
  2014年   963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1079篇
  2008年   1118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细菌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肝脏病变 1.鸡沙门氏杆菌。该病在成鸡多呈隐性感染.带菌鸡可引起垂直传播.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肝脏病因鸡龄大小而有所差异.3周龄以下雏鸡除剖检可见肝脏表面散在或密布灰黄色坏死点,肝脏略显,少数可见“肺质样”病变外.还伴有白色下痢糊肛门.小鸡闭目呆立。外观可见腹部膨大.老百姓俗称“黑肚子”等典型白痢症状。  相似文献   
42.
1溶菌酶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的高度集约化生产,畜禽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上升,由于疾病造成的死淘率逐年增加,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在对畜禽的防治型添加剂仍以抗生素为主,抗生索添加剂虽有疗效,但由于大剂量的长期使用,不仅效果下降,同时存在多种不利因素:①易出现抗药性和耐药性,产生耐药菌株;②单一药物抗菌谱不够广泛,影响治疗效果;③易引起副作用,如菌群失调,食俗下降,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组织器官的损害,导致免疫力下降;④易造成药物残留及药物积蓄,严重危害动物机体及人类健康;⑤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43.
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阿拉木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家禽饲养上,我国普遍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在日粮中占很大的比例。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养禽的迅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许多地区已出现供不应求,玉米价格波动较大。据预测,2000-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供给量的缺口为0.24—0.83亿t。追于这种形势,人们开始考虑用大麦、黑麦和小麦来代替玉米作为家禽饲料。但如果日粮中这类饲料含量过多会引起畜禽生产性能下降、产生湿粪、污染环境以及胴体质量下降等问题。关于这方面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主要与其中含有高比例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有直接关系。小麦可溶性NSP的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因其主要由戊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因此,人们又常称之为戊聚糖。  相似文献   
44.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饲料的生物学效价、营养效价存在负面影响。本综述了近年来抗营养因子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钝化失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寻找有效的钝化方法。  相似文献   
45.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兽医科技》2003,33(9):23-26
  相似文献   
46.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根据其感染不同动物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犬肝炎型、呼吸型和狐的脑炎型。其中以犬肝炎分布最广,遍及世界各养犬地区,是犬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相似文献   
47.
《中国家禽》2004,26(13):12-12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变异之后,将更具致命性,必须对此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中美两国研究人员在6月2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撰文说,他们通过试验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一些在看上去健康的鸭子身上隐藏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正在变得对老鼠等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而老鼠与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较为相近。研究人员在1999年到2002年间从大批鸭子身上采集了H5N1病毒样本,然后把不同年份的样本接种给鸡、老鼠和鸭子,鸭子都没有被感染,而鸡则大部分生病并死亡…  相似文献   
48.
猪应激综合症是指猪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有害因素的刺激而产生机能障碍和防御性应答反应。凡是能对猪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称为应激源或应激因子。应激不是一种病,但却是一种或多种病的发病原因,可致猪死亡或使猪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各种免疫失败等。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逐步扩大与选育程度的提高,长期的全封闭管理造成了猪抗逆能力差,应激反应大,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少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1发病机理猪受到应激源刺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加强,加速了体内糖源和脂肪的分解,蛋白质解体,猪的生长发育受阻,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滞,甚…  相似文献   
4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伪狂犬的重要传染来源。病毒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汁、尿中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的伤口及配种等途径感染。母猪感染后6—7天乳中可排毒,持续3—5天,仔猪经过哺乳感染。妊娠母猪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50.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笔者在近十年的门诊临床工作中,采用中医、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犬传染性肝炎二十余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