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6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9篇
  124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人工湿地在猪场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的功能,它是一种推流式生物反应器。文中主要叙述人工湿地结构与净化猪场污水机理;并分析了人工湿地从开始运行到成熟过程,湿地结构成分变化及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经筛选,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为鸭舌草,它是适于这类型人工湿地种植的良好草种。经运行测试分析表明:BOD5去除率达88.04%,CODCr去除率达88.56%,SS去除率达90.77%,硫化物去除率达88.29%,铜化物去除率达95.74%。人工湿地因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在猪场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62.
底栖动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物去除与能量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湖南长沙亚热带丘陵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连续4年小区控制试验,系统研究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无植物浅水表面流人工湿地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变化,探讨其与水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亚热带丘陵区人工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试验期内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6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主要优势种,优势度最高可达0.5,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909 ind/m^(2),平均生物量为96 g/m^(2)。底栖动物物种数量、丰度和生物量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受水质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随环境变化的非稳定性特征,其中底栖动物丰度和物种数在一定程度上与NH_(3)-N、T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负相关。但是不同类群所受的主导环境因子明显不同,其中寡毛纲与TN、NH_(3)-N呈显著正相关,而腹足纲和昆虫纲则主要与TP、COD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底栖动物对于水质变化具有显著的指示意义,同时对于强化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消纳转化功能也具有重要生态作用,也是提升人工湿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63.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生态系统外部的危险性和内部的脆弱性的生态系统评价体系,选取了22个关键评价指标,耦合InVEST产水量模型和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估算吉林省湿地生态风险指数,实现吉林省湿地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模拟,为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建议。结果表明:(1)产水量模拟精度达到99.88%,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特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产水量最高,产水量空间分布与降水量成正比,与温度、GDP等成反比;(2)吉林省湿地生态风险性指数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尤其西南地区湿地的风险性较高,由于温度高,自然灾害程度高,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对湿地压迫性强。吉林省应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较高风险性地区的保护,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64.
本研究以薏苡为湿地植物,构建了小型垂直流人工湿地(VC)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C),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对处理Cr6+废水时铬的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Cr6+处理下,两种湿地的薏苡生长均受到了抑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薏苡生长受抑制程度低于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铬含量较高,而垂直流人工湿地易吸收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提取态铬含量较高。基质的pH和Eh均随Cr6+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趋势。垂直流人工湿地pH及Eh值均大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潜流人工湿地相关的酶活性相比,垂直流人工湿地可以增加基质中蔗糖酶活性,但Cr6+处理下脲酶活性却低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高通量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的两种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更有利于将铬转化为难以利用的铬形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废水中的Cr6+有更好的去除能力。研究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有利于促进Cr6+转化为难以利用的铬形态,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Cr6+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46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之一。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对2000—2020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农村生活污水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上,近5年农村生活污水领域研究论文累积发表186篇,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正处于“成长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基于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共现与聚类分析可得,该领域研究进程中的高频关键词为“constructed wetland”“performance”“removal”“system”“nitrogen”,中国知网中文文章的高频词研究内容与其一致,主要热点话题为“nitrogen removal”“constructed wetland”“water quality”。对农村生活污水研究关键词从时区角度分析,并结合文章引用、关键词(包括)突发检测,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未来研究将聚焦在利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系统去除污染物,优化与研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植物、温度、组合工艺等),同时需加大污水沉积物的研究力度。本研究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可视化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预测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