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6篇
  52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818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合适添加量。在饲料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3%、4%和5%)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为6种配合饲料,用以投喂南美白对虾,饲养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天蚕抗菌肽对南美白对虾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水平天蚕素抗菌肽会抑制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下降,但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和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不断增加,3%组南美白对虾的ACP、POD和SOD含量达到最大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的不断上升,3%组南美白对虾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速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 [关键词]天蚕抗菌肽|南美白对虾|抗病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2.
巨桉种源试验及其在我国适生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在福建省长泰县和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我国首次系统巨桉种源试验。参试种源来自澳大利亚的巨桉自然分布区、巴西的人工林和南非种子园。当巨桉林龄18个月时,长泰试验点平均高4.51m,胸径4.2cm,种源间差异均不显著;琼海试验点平均高4.45m,胸径3.6cm,种源间差异显著。地点间平均树高几乎相同,但胸径差异显著。试验发现,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巨桉的种群变异可能是不规则的。应用GENSTAT统计程序进行的生物气候预测分析表明,巨桉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大致始于温州,沿海岸与南岭平行至黔桂边界,向南经雷州半岛至海南岛东南,以及川、滇境内的一些不连续地区。  相似文献   
23.
泰山岱庙古树名木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泰山岱庙古村名木的生长状况,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树名木生长不利的因素,提出了泰山岱庙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温度、相对湿度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盐溶液法研究不同温、湿度梯度下,新疆南北疆2个代表性玉米螟地理种群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的响应。【结果】越冬代玉米螟幼虫随着环境温(相对湿度)的增高(增大)化蛹、羽化进度随之缩短且差异显著(P<0.05)。较其他环境,28℃和75%RH,南疆种群、北疆种群玉米螟化蛹历期最短依次为(15.24%±3.02%)、(14.11%±2.64%)和(21.45%±2.54%)、(18.27%±1.96%),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最高分别为(90.12%、96.33%)和(76.22%±5.45%)、(74.12%±6.01%),(68.13%±3.77%)、(64.39%±4.72%)。【结论】温度、相对湿度是影响玉米螟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新疆南疆种群、北疆种群越冬代老熟幼虫随着温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发生期呈“前移”趋势。  相似文献   
25.
红树林湿地在近海水体营养控制和营养盐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沉积物、水体和植被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其生态功能的运转,了解虾塘养殖对林下沉积物和间隙水养分特征影响对评价红树林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受虾塘养殖废水排放不同影响程度的红树林(无排放区、直排区、修复区)为研究样地,通过不同生境下沉积物与间隙水养分特征的分析,探讨虾塘养殖对他们的影响。结果如下:1)受虾塘养殖废水排放影响区中(直排区、修复区)红树林下沉积物TN与OM、TP呈正相关关系,虾塘养殖废水直排对林下沉积物具有明显酸化作用;2)NH4+-N是红树林下间隙水可溶性无机氮(DIN)的主要组成形式,无排放区沉积物还原性较强,更利于NH4+-N累积在间隙水中;NO3--N与DIN呈极显著相关,虾塘养殖废水排放增强了NO3--N、NO2--N和DIN的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和间隙水的理化性质可作为评价虾塘养殖区边邻红树林生境变化规律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一种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AHPND)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对该病进行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检测 VpAHPND 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该方法定量范围宽,起始模板浓度范围为 2.3×101 ~2.3×107 拷贝 /μL 时,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 2.3 拷贝/μL,与对虾其他病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为 0.45%~0.69%,可在 1 h 内完成样品检测;对临床对虾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套式 PCR 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应用 TaqMan 探针建立的检测 VpAHPND 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有效用于临床对虾样品的 VpAHPND 检测。  相似文献   
27.
卤虫卵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对卤虫卵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分析。卤虫卵的含油量为7.1%,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为4.9%,主要为胆甾醇。脂肪酸中含有较大量的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卤虫卵含蛋白质为20.9%,还含有多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28.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arying dietary protein level on pond water quality and 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Experimental units consisted of nine 400‐m2 earthen ponds with a low water exchange. Two treatments were tested: treatment HP consisted of shrimp fed a high‐protein diet (40%) during the whole grow‐out, and treatment LP consisted of the use of a low‐protein diet for the complete farming period. No differences on any of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among treatments. Excellent survival (over 85%)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s (around 1.6), and acceptable growth (over 12 g) and biomass (from 1721 to 1793 kg ha?1) were recorded in all experimental pond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y of the production parameters were found among treatment groups.  相似文献   
29.
水温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吉桥 《水产学报》2004,28(2):161-166
用室内生态实验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幼虾在不同盐度(5,15或25)和水温(20~23℃,25℃,30℃或33℃)下摄食水丝蚓的能量收支方程。在盐度5~25时,随盐度降低,对虾的能量转换效率升高,同化率降低。在盐度为5时,K1最高(29.02%),同化率最低(77.89%)。对虾具补偿机制来补偿调节渗透压的能耗。盐度对同化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代谢实现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y)(%·d-1)随水温(X)(℃)上升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0.0168LnX 0.0831(R2=0.9324)。对虾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快,主要是增加绝对摄食量,提高吸收效率,减少粪便排泄量。在相同温度下,变温时对虾的摄食量高于恒温时。  相似文献   
30.
Dietary potassium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grass shrimp Penaeus monod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A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minimal dietary potassium (K)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grass shrimp Penaeus monodon . Purified diets with seven levels (0, 0.3, 0.6, 0.9, 1.2, 1.5, 2.0 g/100 g) of supplemental potassium were fed to P. monodon (mean initial weight 0.75 ± 0.01 g) for 8 weeks. Each diet was fed to three replicate groups of shrimp. The rearing water contained 360 mg/L potassium. Weight gain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of shrimp improved as dietary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level increased up to 1.5 g K/100 g diet and thereafter declined significantly ( P < 0.05). Feed efficiency (FE) of shrimp also showed a similar trend. However, whole body K concentration of the shrimp kept an increasing trend up to 2.0 g K/100 g diet. Analysis of the weight gain (percent) and PER of the shrimp by polynomial regression indicate that the minimal dietary potassium requirement in growing P. monodon is approximately 1.2 g/1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