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92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6篇
  123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81.
龙葵是典型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但是我们对其重金属耐受和超富集的分子机理仍不完全清楚。为了从蛋白组学层面探究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如何响应金属镉,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 MS分析方法,鉴定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叶片和根中Cd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双向电泳在根和叶片中分别至少得到927和1 025个蛋白点,其中Cd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在根中有45个,叶片中有57个。采用MALDITOF MS分析,在根和叶片中分别鉴定了9个和12个蛋白点,分别代表了9个和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涉及到激素合成、防御响应、能量代谢和细胞结构等。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响应Cd胁迫的分子调节机制,以及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典型黄土区 1 0m土层土壤水分的分析表明 :黄土高原土壤深层具有丰富的土壤水资源 ,3~ 1 0m土层内土壤水资源从南部的 1 0 86.8mm逐渐降低到北部的 5 2 4.1mm ,各地土壤水资源量约相当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2倍。在 1 0m土壤水分剖面内 ,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含水量具有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以荒坡地或低产农田为对照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黄土高原目前主要的造林树种可利用 9~ 1 0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资源。在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背景下 ,人工林植被的耗水主要使黄土区中北部地区 3~ 8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到长期接近或低于凋萎湿度 ,形成难以恢复的深厚土壤干层。人工林大量耗水形成的难以恢复的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特殊的生态水文现象 ,是目前区域人工植被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体现。同时表明 ,黄土高原营造的人工林尚不能达到涵养水源之功能。  相似文献   
83.
影响"扬稻6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稻中籼品种“扬稻6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阶段,研究山梨醇、甘露醇、脱落酸、蔗糖和麦芽糖对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对后期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30g/L山梨醇,3-5mg/L脱落酸和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附加0.2mg/L 6-苄基氨基嘌呤有利于建立起较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体系,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其植株再生的频率保持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84.
马铃薯卷叶病毒的RT-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马铃薯卷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从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马铃薯叶片中提取出病毒RNA,进行cDNA合成并运用RT-PCR技术进行体外扩增,得到一条长度约627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的PLRV检测方法,为PLRV的防治及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5.
为解决涉及一些较大分子的反应之固体酸催化问题,以价格便宜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MSU,并采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等技术研究了所合成材料(MSU-SO3H)的结构和酸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磺酸基官能化的MSU具有规整的介孔结构,其总体酸性略弱于微孔分子筛HZSM-5.  相似文献   
86.
干旱发生时,水花生的须根将转变成又长又粗的肉质根,这有利于保水和从土壤深处汲取水分以减轻旱害.本研究中采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干旱发生时与水花生根形态发生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提高农作物抗旱性奠定基础;共使用15对引物组合,回收到20个可能的在干旱诱导后表达上调的带,其中有一个能被反向northern所证实;而后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同源性比对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新基因的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7.
研究表明,铵态氮抑制植物生长可能与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为证实不同形态氮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通过结合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及6-苄基腺嘌呤(6-BA),研究了NH4^ -N和NO3^--N对烟草生长、叶片蒸腾、养分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与供应NO3^--N不仅抑制了植物生长、阳离子吸收,而且抑制了植物的蒸腾,表明NH4^ -N处理导致至少部分气孔关闭。供应NO3^--N条件下,用ABA喷施叶片也能降低叶片蒸腾,但对烟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基本没有影响。6-BA不能明显缓解NH4^ -N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江苏省主要高产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江苏省近几年育成的20个高产粳稻品种的12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水稻品质性状有粒长、长宽比、垩白率、糙米率、精米率;糙米率、粒长、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品质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存在较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着粒密度、千粒重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选择着粒密度适中、二次枝梗少和粒形偏长、粒重适中的品种是提高江苏省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9.
肉鸡心脏热应激损伤和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分光光度计、组织病理学和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技术,研究肉鸡心脏热应激损伤和热休克蛋白mRNA 变化的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热应激过程中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呈现波动性变化,肌酸激酶的变化更明显;心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变性和坏死;热应激过程中HSC70 mRNA也呈现波动性变化,而 HSP70 mRNA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果提示,HSC70 mRNA与肌酸激酶活性变化呈现一定负相关,HSC70有可能作为心脏热应激损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0.
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及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33B源器官的生长呈前期缓慢,中后期旺盛的趋势,且叶源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表现较强的叶源生理优势;33B成铃期后延且集中,单铃库容量较泗棉3号小,但单株库容量大,结铃多,有较高的库容优势。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单株结铃多是转Bt基因抗虫棉33B增产的主要原因。33B虽然源库基本协调,但叶片、铃壳贮存的营养物质向纤维输送速度较缓,部分贮存物质被滞留在叶片和铃壳中,铃期相对较长,铃壳率较高;营养物质流向种子偏多,导致单铃重减轻,衣分下降。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提出适期迟播,增加密度,促进早发,适度化调,增施微肥等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