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林业   496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388篇
  1626篇
综合类   1176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22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遥感监测与气候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1988年以来的遥感资料和近50年的气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事实和气候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指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指数下降幅度明显,中部地区下降0.2,西部地区下降0.2~0.4;呼伦贝尔草原每年的退化速度达到1.35%,草原退化由人口密集区向外扩展,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比重下降。气候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是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2.
路逍  李浩榛  刘刚  张淼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0):198-205
柔性传感技术可拓展生态无人农场"机-物"感知与信息交互的应用场景。该研究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了基于导电纳米银材料的柔性温度传感芯片,解析了聚二甲基硅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保护层对传感芯片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寿命的改进作用,并通过动植物体表、根际及极端温度动态监测验证了该传感器农用测温可行性。结果表明:PDMS保护层实现了对纳米银温敏层的防水保护,提升了传感器环境适应性及寿命;在零下18~100℃范围内的自制柔性温度传感芯片的测温灵敏度为0.330℃~(-1),测定误差小于0.6℃,稳定性达到0.02℃/min;典型农用测温场景下,柔性温敏芯片与高精度铂电阻测温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测温误差明显小于商用红外测温仪,均方根误差仅为0.108℃。纳米银柔性温度传感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待测对象的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农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3.
曹源  武江民 《水土保持通报》2023,43(3):105-112,122
[目的] 分析1990—2020年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因素,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 逐年筛选植被生长季6—9月的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SI)4个生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 1990—2020年白龙江流域RSEI均值从0.531上升至0.67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好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主要位于舟曲—武都段的白龙江两岸、宕昌县西北及岷江东岸,改善面积达8 393.97 km2,占总面积45.55%;各生态指标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在1990年干度>湿度>热度>绿度;2006年干度>绿度>湿度>热度;2020年绿度>湿度>干度>热度。[结论] 利用GEE平台实现RSEI模型扩展了在大范围尺度、长时间序列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近年来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态势,对于流域的保护治理工作仍需继续。  相似文献   
964.
文章以云南省保山市扬柳小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研究区帚现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空间格局基本构型是以农地和有林地为主的景观结构。  相似文献   
965.
在小麦育种田间试验中,小区群体株高是最受关注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针对当前无人机遥感在小麦育种小区粒度下获取株高表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法:基于人工测量真值的近邻校正法(Nearest neighbor correction method, NNCM)和基于多光谱+RGB数据融合的光谱指数校正法(Spectral indices correction method, SICM),近邻校正法通过获取小区群体高程信息、结合地埂进行高程校正、再依据近邻真值滑动校正得到小区精确株高;光谱指数校正法通过计算植被指数并进行指数优选,从而构建株高-植被指数精确反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地面真值的6个时期,传统无人机作物株高测量方法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100)分别为11.15%、59.44%、11.76%、12.31%、8.05%、59.76%;NNCM的RMSE100分别为7.17%、8.18%、5.70%、5.62%、5.65%、7.74%;SICM的RMSE100分别为7.33%、8.17%、6.05%、6.15%...  相似文献   
966.
种植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协同程度与发展关系关乎灌区水土生态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联动灌区种植结构提取与土壤盐分空间分析对于灌区生态环境评价与治理、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利用2021—2022年生育期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与地面种植结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遴选出灌域适用的最优模型,准确获取灌域种植结构分布结果,同时进一步结合灌域土壤盐分实测数据及其空间异质特征,对种植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协同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分类精度由大到小为随机森林、决策树、支持向量机,2021、2022年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92.81%、0.91,91.64%、0.89,为3种模型中精度最高,故选定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最优模型;灌域内土壤盐分呈现“北部重,中、南部轻”的空间分布特征,2021、2022年土壤盐分的半方差函数适用于Gaussian模型,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在“中—强”等级变化;受土壤盐分制约,葵花以北部地带种植为主,玉米、小麦、小麦套种玉米(套种)和瓜菜等...  相似文献   
967.
近年来极端暴雨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田损毁,影响耕作。该研究利用高精度农田数字地形模型(FDTM, Farmland Digital Terrain Model),基于地形因子综合属性提出一种识别农田微地形特征(凸起特征及洼地特征)的方法。首先,基于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技术处理试验田的航拍图像,获取高精度农田FDTM。分析FDTM的高程方差随局部窗口尺度的变化趋势,确定分析窗口的尺度区间为31×31至51×51像素。其次,选择高程、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综合评价在51×51像素窗口下提取的315个高程极值点,获取多窗口地形因子综合隶属度。最终,根据斯特吉斯公式确定阈值为0.627,提取16个农田凸起特征顶点,并结合等高线图识别凸起特征的外形轮廓。类似地,建立反转数字地形模型(RFDTM, Reverse-FDTM),将FDTM中的洼地特征转变为RFDTM中的凸起特征,识别9个农田洼地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复垦及精准土地平整作业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68.
付强 《广西林业科学》2012,41(4):379-382
按经纬度坐标整数交叉点为中心布设广西森林资源遥感样地,每个方形样地面积为10×10 km2,以遥感样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监测1990、2000和2005年3期变化,结果表明:TM数据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森林覆盖动态监测数据源;TM数据需要辅助资料才能满足广西林业一级地类区分要求;1990~2005年广西遥感样地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从34.35%上升到53.41%。  相似文献   
969.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分子,芽孢杆菌中广泛存在的aiiA基因编码AHL-Lactonase能够水解信号分子AHLs。研究利用PCR方法从枯草芽孢杆菌中克隆了aii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753个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aiiA的同源性为87%~96%。将该基因置于诱导型启动子PPP3调控下,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成功构建了aiiA基因的植物诱导表达载体pCAM-PPP3-aiiA,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0.
张志雄  周忠发  王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16-5417,5564
根据影像的色调和纹理特征,获取研究区的草地植被覆盖特征信息与喀斯特石漠化分布信息,并利用定位观测、野外样地调查进行验证,建立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下草地遥感调查解译标志,进而利用"3S"技术,通过对石漠化环境下草地相关数据分析,实现对喀斯特环境下草地分布的遥感调查及其在石漠化地区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并根据三都水族自治县喀斯特地区草地空间分布现状,提出了对草地石漠化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