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475篇
基础科学   168篇
  427篇
综合类   748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用土壤培养和化学浸提法研究了不同低分子量有机酸和磷对污染土壤中铅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酸浓度增加,铅污染红壤、棕壤中可溶出铅量均增加。当供试有机酸浓度≥1mmol·L-1时,相同浓度有机酸溶出铅量为柠檬酸〉乙酸〉草酸;当有机酸浓度≤0.5mmol·L-1时,溶出铅量为草酸〉柠檬酸〉乙酸。将2g·kg-1磷及50mmol·kg-1有机酸与铅污染红壤以不同方式混合后,柠檬酸处理的溶出铅比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P、有机酸后溶出铅含量与单加有机酸溶出铅含量之比)为66%(先加有机酸再加磷)、58%(有机酸与磷同时加入)、70%(先加磷再加有机酸),草酸处理(方式同上)的溶出铅比率为90%、89%、94%,乙酸处理(方式同上)的为10%、8%、10%。铅污染棕壤上,以上处理的溶出铅比率分别为106.46%、104.43%、105.19%(柠檬酸);43%、48%、58%(草酸);38%、42%、55%(乙酸)。供试条件下,红壤最低溶出铅比率低于棕壤。  相似文献   
992.
Abstract

Maximum yields of red clover, alfalfa, and birdsfoot trefoil were obtained when 0.25 to 1.0 ppm B was added to the soil. An application of lime to raise the soil pH to 5.8–6.3 improved yields, while at pH 6.8 a decline in yiel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uts of birdsfoot trefoil was noted. There was a marked B x lime interaction on the yield of all cuts of birdsfoot trefoil and first cut of red clover, with much higher yields with high rates of lime at high rates of added B.

Levels of 4 to 9 ppm B in the leaf tissue of the three crops were in the deficiency range. Boron concentrations of 21 to 45, 39 to 52, and 30 to 45 ppm in the first cuts of red clover, alfalfa, and birdsfoot trefoil were indicative of sufficiency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maximum yields, while levels of >59, >99, and >68 ppm, respectively, in the three crops were in the toxicity range. Sufficiency levels of soil B for legumes appeared to be related to pH since B deficiency was more severe at higher pH than at lower pH. Liming of soil from pH 5.3 to 6.8 resulted in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B in all the three crops with the smallest decreases in alfalfa. There was a marked B x lime interaction on the B concentrations of the three crops, with much higher B concentrations in high B treatments at low soil pH than at high pH values.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的新资源,从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 Houttuyn)软骨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制备了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用酶降解和阴离子交换HPLC法测定了GAG的CS的组成及其含量,用凝胶层析法测定了GAG的分子量,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法测定了其与多效生长因子(PTN)、中期因子(MK)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结合速率常数(ka)、解离速率常数(kd)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显示,鲐鱼软骨GAG含量约为651μg/mgPG或1.09μmol/mgPG(按照二糖单位计算),主要含CS(1.03μmol/mgPG,按照二糖单位计算),CS酶解产生的主要二糖单位是ΔDi-6S(38.8%)和ΔDi-4S(46.3%),有少量的ΔDi-0S(8.4%)和ΔDi-diSD(6.5%)。GAG(CS)的分子量为78kD。GAG(CS)与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ka((mol/L)-1.s-1)、kd(s-1)和KD(nmol/L)分别为(2.77±0.17)×105、(7.74±1.56)×10-5和(0.28±0.06)(MK),(1.05±0.22)×104、(4.16±0.80)×10-3和(417±131.3)(PTN),(7.04±0.94)×105、(7.84±2.82)×10-3和(11.1±3.80)(HGF)。该GAG同MK、HGF和PTN有高的或较高的亲和性,暗示鲐鱼软骨GAG的CS有可能通过调节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途径而对某些疾病发挥治疗作用,具有潜在进一步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水、氮磷肥及其互作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豫西半干旱区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淀粉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在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洛旱2号"小麦为材料,采用防雨棚池栽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施氮量和施磷量及其互作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磷量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各黏度参数呈增大趋势,施氮量为105 kg.hm 2时达最大值,之后增加施氮量各黏度参数又有所下降;黏度参数在施磷量为168 kg.hm 2时达最大值。在豫西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灌水量对淀粉黏度参数影响不显著,但存在灌水量×施氮量的显著互作效应(P≤0.05或P≤0.01)。从不同水肥处理组合看,淀粉糊化特性以处理组合N105P168W217.5[施氮量105 kg(N).hm 2、施磷量168kg(P2O5).hm 2和全生育期灌水量217.5 mm]最优。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黏度参数与籽粒产量在2009—2010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在2010—2011年度相关不显著,说明产量与淀粉品质间存在着协同提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5.
WRKY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调控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基于青稞白粉病侵染幼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本研究鉴定得到41个青稞WRKY转录因子,被划分为3个大组:Ⅰ组(6个)、Ⅱ组(21个)和Ⅲ组(12个)。另外,Hv WRKY40和Hv WRKY41没有分组。青稞WRKY基因进化分析的聚类结果和分组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分组的正确性。包括HvWRKY2、HvWRKY8、HvWRKY13、HvWRKY34和HvWRKY41,以及HvWRKY4、HvWRKY7、HvWRKY20、HvWRKY26和HvWRKY30在内的两组WRKY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先升高(36 h和72 h),后降低(168 h)的基因表达趋势。这些WRKY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调控青稞抗白粉病的分子应答机制。青稞WRKY家族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Hv WRKY3、Hv WRKY8、Hv WRKY9属于网络中的主要中心节点。此外,Hv WRKY3、Hv WRKY8、Hv WRKY9、Hv WRKY30、HvWRKY34、Hv WRKY38、Hv WRKY39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是蛋白互作网络的核心网络。本研究挖掘了青稞的WRKY家族成员,系统分析了家族成员的分组、家族成员的WRKY保守域特点、家族成员之间的进化关系、白粉菌侵染下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家族成员的蛋白互作网络。本研究可为今后青稞的抗逆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WRKY基因。  相似文献   
996.
氮磷钾配施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效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寻大花生新品种‘青花7号’的最佳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效应方程。通过对回归方程的检验及效应分析,探讨了氮、磷、钾肥的单因子效应、互作效应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对花生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肥料效应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互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为极显著。对于试验地块种植的花生新品种‘青花7号’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氮肥106.08~133.92 kg/hm2,磷肥159.12~200.88 kg/hm2,钾肥为138.28~161.72 kg/hm2。  相似文献   
997.
GGE双标图对抗寒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志厚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6):139-142
利用2012年南平市抗寒烤烟品种区域试验中各品种在3个不同试验点上的平均产量和平均产值,经过环境中心化后的数据,以GGE双标图的图谱形式阐述了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的表现、各试验点环境间关系、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及各参试品种平均表现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CB-1’在延平试验点平均产量、平均产值最高,‘NF-1’在邵武、浦城试验点平均产值最高;(2)邵武和浦城试验点之间存在紧密正相关,且与延平试验点均表现为负相关;(3)延平、浦城、邵武各试验点对参试品种均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试验点,浦城和邵武具有较强代表性;(4)5个参试品种中‘NF-2’表现既高产量、高产值又稳定的品系,‘NF-1’表现相对高产和稳定的品系。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沈阳市供电公司东陵分公司上伯关变电站真实模拟,构建虚拟变电站系统。利用VRP虚拟现实平台实现变电站虚拟自由漫游,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漫游模式。对VRP-SDK的二次开发设置脚本触发,可进行操作漫游及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中可控的电气元件进行虚拟操作,实现系统的培训功能。  相似文献   
999.
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的交互影响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准确、快捷地估算水力渗透系数是科学管理的关键。但是,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管理者所研究的尺度一般较大,在十几甚至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里面,传统的Kriging方法显得过于复杂,实用性大大降低。该研究在更加注重简单性与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对Kriging方法进行了简化,并以此评价地下水的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000.
在田间利用防雨棚和测坑设施进行了水肥耦合对树莓生长、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运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树莓产量的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和花期,中水平的土壤含水量和中水平的施肥量(土壤含水量控制在下限26.2%,施肥量270kg/hm2)有利于植株生长;在结果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施肥量(土壤含水量控制在31.9%以上,施肥量460.95kg/hm2)有利于树莓植株的生长。当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8.25%以上、施肥量为460.95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19 169.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