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6篇
  64篇
综合类   660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不同花色菊花品种花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了分析形成菊花花色的色素成分以搞清楚花色形成的机理,该文对17个菊花品种的花瓣进行了花色表型测定、特征显色反应和紫外 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结果发现:菊花不同花色(黄色、白色、红色、紫色和橙色)品种的色素由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组成.黄色花主要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白色花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红色和紫色花主要由花色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橙色花的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素苷.该项研究为菊花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菊花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2.
憎水性黑米色素的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水溶性黑米色素/乙酸酐(m/v)2 g∶10 mL在70℃超声水浴中反应3 h,制得憎水性黑米色素,通过不同溶剂探讨了憎水性黑米色素的溶解性,通过不同金属离子、常用食品添加剂和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光照、加热等探讨了憎水性黑米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憎水性黑米色素具有较广泛的溶解性,可以溶解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不同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一样;该色素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受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该色素抗氧化性能较差;光照和加热对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较明显,且随光照时间延长和加热温度的提高,色素溶液吸光度下降趋势越大。  相似文献   
993.
以黑豆红色素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黑豆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筛选有助于提高黑豆红色素光稳定性的辅色剂并确定其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太阳光下照射4 h时黑豆红色素保存率最低。对辅色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丙二酸、酒石酸、冰乙酸和乳酸均可以提高黑豆红色素对光的稳定性,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6%、0.06%、0.03%、0.05%、0.05%、0.10%、0.10%,色素保存率分别可达到103.19%、94.00%、111.88%、106.56%、103.73%、112.44%、102.04%。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明确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中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提高品质育种效率,以14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的特异PCR标记、与黄色素含量相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Psy-A1的标记YP7A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基因Ppo-A1的标记PPO18分别进行1 Dx5、Psy-A1和Ppo-A1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含1 Dx5基因的材料56份,分布频率为39.7%;Psy-A1位点存在Psy-A1a和Psy-A1b2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2.4%和37.6%;Ppo-A1位点存在Ppo-A1a和Ppo-A1b2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2.6%和57.4%.1 Dx5、Psy-A1和Ppo-A1的基因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1 Dx5和Psy-A1b基因在天水地区频率最高,分别为51.0%和40.8%;Ppo-A1b基因在庆阳地区频率最高,为77.8%,Psy-A1a基因在3地区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Psy-A1b基因.参试材料中,聚合1 Dx5、Psy-A1b和Ppo-A1b基因的材料有19份,这些材料可作亲本资源,在小麦品种面筋强度和面粉色泽的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95.
对古巴牛乳树盆栽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预处理及热激预处理,探索其对低温下古巴牛乳树[Manilkara roxburghiana (Wight) Dubard]叶片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NaCl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古巴牛乳树幼苗叶片受低温伤害,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均较高于其它处理,此时盆土的实际盐度是3.70‰。  相似文献   
996.
陆地棉色素腺体与不同棉酚旋光体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不同器官的色素腺体与棉酚旋光体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陆地棉材料中棉所12、中棉所12(无)、珂字棉312、珂字棉312(无)、IF11和冀棉14为对象,精确测定主要器官的色素腺体密度和大小,并采用柱前衍生拆旋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其相应的棉酚旋光体含量,然后对色素腺体和棉酚旋光体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但在各器官中仍能检测到低于0.02%(质量分数)的少量游离棉酚存在。有酚棉各器官均具有典型的色素腺体,其中棉仁的色素腺体最密,苞叶最稀;色素腺体大小(直径)以铃壳最大,花瓣和棉仁最小。不同器官中,总棉酚含量以棉仁最高,苞叶最小;棉仁和花瓣的右旋棉酚含量大于左旋棉酚,而萼片、铃壳、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左旋棉酚含量大于右旋棉酚。有酚棉的色素腺体密度与大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总棉酚含量与不同棉酚旋光体含量之间,以及左右旋棉酚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色素腺体密度与总棉酚含量以及不同棉酚旋光体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色素腺体大小与右旋棉酚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棉仁与花瓣的总棉酚含量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花瓣的棉酚含量来判断棉仁的棉酚含量。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高温与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与光合性能的调节作用,采用绿色遮阳网模拟遮荫条件,设置3种光环境[全光照(L0)、46.30%透光率(L1)和28.63%透光率]和4种EBR浓度[蒸馏水(CK)、0.01、0.1和1 mg·L-1],研究越夏期弱光胁迫下叶面喷施EBR对紫花苜蓿幼苗的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夏期随遮荫程度增加,紫花苜蓿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红光和紫外光波段占PAR的比例明显下降,绿光波段占PAR的比例明显上升;遮荫及EBR处理下,与对照相比,紫花苜蓿叶面积,叶重比,节间长,茎叶夹角,叶绿素a、b含量和胞间CO2浓度明显增加,叶面温度(Tleaf)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轻度遮荫及1 mg·L-1 EBR处理下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与L0无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夏期遮荫条件下,紫花苜蓿冠层PAR、R/FR和紫外光波段占PAR的比例与光强显著正相关。遮荫及EBR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重比与光强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光强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上述结果,越夏期遮荫条件下,外源EBR可调整紫花苜蓿植株结构,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缓解高温与弱光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L1条件下,外源1 mg·L-1 EBR对紫花苜蓿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研究植烟土壤环境与烟叶生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玉溪选取不同地域稻田、麦田、山坡旱地和菜地,对烤烟K326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在相同气候背景和水肥管理条件下,不同土壤对K326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可能主要与土壤本身的特性有关,而土壤持水能力对光合气体交换有一定的影响,但其间的差异主要还与不同土壤种植烤烟的气孔调节能力有关。[结论]土壤对烤烟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9.
黄瓜初花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颜色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基于不同氮素营养水平的栽培试验,采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叶片的颜色特征,通过线性拟合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黄瓜初花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颜色特征估算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R/(R+G+B)可以作为叶绿素含量估算的主要颜色特征参数;G/R和R/(R+G+B)是类胡萝卜素含量估算的主要颜色特征参数。该研究为黄瓜生长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CO2浓度升高和氮素供应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俐  李汛  董金龙  段增强 《土壤》2016,48(4):653-660
本文通过N供应浓度[2(低N),7(中N)和14(高N)mmol/L]和CO_2浓度[400(C1),625(C2),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一,以及硝铵比[14/0(N1),13/1(N2),11/3(N3)和8/6(N4)]和CO_2浓度[400(C1),800(C3),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二,共同研究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对CO_2升高、N供应浓度和形态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时,低、中和高N下,C4处理使得植物干物质都明显增加;而初果期干物质提高程度下降,植株生长速率降低。中等CO_2浓度(C3)显著增加植物在各硝铵比处理的干物质量,但最高CO_2浓度(C4)有提高N3处理的干物质量的趋势。苗期时,在低N和中N供应时C4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但高N时,C3处理提高总色素含量,C4处理提高叶绿素b含量;初果期时CO_2浓度处理对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N2硝铵比处理,中等CO_2浓度(C3)下叶片的3种色素含量最高。因此当苗期N素供应浓度较低时,CO_2浓度升高会显著降低叶片3种色素的含量,这主要可能与苗期植物生长速率显著提高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当N浓度为14 mmol/L时,CO_2浓度适当提高显著促进色素合成,其合成速率大于植物生长速率,导致色素含量提高,提高光合能力;初果期时,CO_2浓度升高的促进作用降低缓和了色素浓度的下降。适当提高NH4+-N供应比例也能达到提高色素含量的效果,但CO_2浓度不宜过高。故而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可能受到CO_2浓度升高导致的植物干物质增加速率和光合色素合成速率改变的双重调节。中N和高N供应时,叶绿素a/b在苗期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初果期仅在高N时有显著降低。而在硝铵比试验中,植株种植稀疏时,C4处理提高叶绿素a/b。因此,CO_2浓度升高下的植物捕光能力的提高,可通过适当降低叶片光照强度和提高N供应浓度来实现。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等浓度CO_2施肥,提高N肥供应浓度和NH4+-N比例,结合植株的适当密植更有利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优化其组成,从而有利于黄瓜生物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