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6篇
  2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小同施肥制度下小麦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与化学N、P、K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C、N,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长,增强了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42.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人们主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区和气候环境条件来确定各种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建设方向。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通过分析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最佳与最恶劣状况,可以帮助确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容许范围。笔者利用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适宜期作为距今最近的最恶劣与最佳古环境类型,划分出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演替区带,以每个区带的2种植被类型作为其植被可能出现的极端类型,为生态环境重建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3.
核桃坚果硬壳结构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以及树体不同部位核桃坚果硬壳结构指标(缝合线紧密度、机械强度、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间坚果硬壳结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泡核桃与普通核桃差异尤为显著;除个别品种外,不同产地核桃坚果硬壳密度及硬壳厚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采收期延后,坚果硬壳缝合线紧密度逐渐下降,密度先上升后下降,机械强度呈上升趋势;树体阳面坚果硬壳密度显著小于阴面,机械强度显著大于阴面及内膛。品种、光照等是影响坚果硬壳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24只成年扬州鹅公鹅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即分成4组,每组6只,每只单笼饲养。旨在探讨鹅饲料真代谢能测定(TME)中适宜消化道排空期和排泄物收集期。试验排空处理期为24、32、40h,排泄物收集期为16、24、32、40、48h。结果表明:①随着绝食排空时间的增加,排泄物量逐渐减少,鹅对饲料干物质的利用率和AME、TME值逐渐增大,绝食40h组最大。分析结果表明,绝食24、32、40h组之间,ME值两两差异不显著。②随着收集时间的延长,排泄物量增大,鹅对饲料干物质的利用率和代谢能值下降。AME值除24h显著高于48h外,24、32、40、48h两两差异不显著;TME值不同时间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所述,鹅TME法测定饲料代谢能值时,适宜消化道排空期和排泄物收集期建议为“24h+24h”模式。  相似文献   
145.
精播机多路排种粒距单定时器检测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精播机的排种性能检测需要,研究了用一个定时器对8路脉冲的间隔进行中断检测的汇编语言程序算法和硬件电路,提出了绝对时钟和相对时钟的思想;通过选择时间常数,避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多字节乘除运算,保证检测的实时性;分析了多路脉冲同时到来的时间计算误差。同时,对检测的实时性和检测数据的存储空间需求进行了分析,8路检测的最大实时误差小于1ms,存储8路检测数据(每路500个间隔数据)需要RAM空间为8 kB。  相似文献   
146.
包玉华  吴培林 《森林工程》1999,15(1):4-5,27
我国工业项目建设期内的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还很不完善。本文分析了工业项目建设期内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而且有空间上的整体性,地理分布上的区域性,时间长的长期性。对环境的污染性和破坏性以及建设行为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7.
为揭示陕北山地果园水分分布及运移规律,以陕北山地苹果园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生育期土壤饱和导水率(Ks)和植物导水率(Kp)特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饱和导水率在成熟期最高,为0.86 mm/min;幼果期、着色期和开花期土壤导水率次之,分别为0.77、0.72、0.65 mm/min;果实膨大期土壤饱和导水率最低为0.47 mm/min。②植物导水率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为开花期>着色期>幼果期>成熟期>果实膨大期,它们的植物导水率分别为8.25×10-5、6.12×10-5、4.25×10-5、3.38×10-5、 3.34×10-5 kg/(s·MPa)。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Ks与Kp的传递函数,并对其进行检验发现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R均在0.9左右,能较为准确地预测Ks与Kp,建立的函数模型状况良好;④通径分析可知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植物导水率都有直接正效应,粉粒含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间接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从刊名、栏目、评论等几个方面对世界著名综合性医学周刊《柳叶刀》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我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可从中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9.
分析比较新疆南疆盆地2个主栽配套核桃(Juglans regia L.)品种的光合特征,以期为南疆盆地核桃栽培管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新疆南疆盆地‘温185’(J. regia "Wen185")和‘新新2号’(J. regia "Xinxin2")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FMS-2脉冲调制式荧光分析仪测量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响应曲线、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温185’核桃LSP在近成熟期最大,‘新新2号’果实在脂化期LSP最大,2个核桃品种Pn均在硬核期时最大;晴天天气条件下,2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Pn日变化均呈双峰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午休”现象的发生伴随着Ci的降低和Ls的升高;2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且光抑制发生时伴随着Fo的降低。深入分析可得2个核桃品种的“光合午休”现象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且光抑制现象的发生不是由于光系统受到破坏引起,而是由非辐射能耗散引起。  相似文献   
150.
主要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分析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资料、1981—2014年冬小麦发育期及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与DSSAT-CERES Wheat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冬小麦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3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是播种—返青期日照时数按40.09 h·(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P0.05),返青—抽穗期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同时大幅升高。冬小麦幼穗分化随着抽穗前日最低气温的升高按2.9 d·(10a)~(-1)的速率而提前结束,返青前气候变化对后续生育进程有持续影响,气象因子与播种—抽穗期、播种—成熟期持续日数以负相关关系为主。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当前河南麦区播种—返青期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甚至有增产作用,气象因子贡献率平均为0.758;返青—抽穗期气候变化使穗密度和穗粒数平均减少2.74%和3.94%,大于抽穗—成熟期。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情景下,冬小麦高产和稳产均受影响,代表站点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期分别平均减产1.6%、6.3%和4.8%,其中播种—返青、抽穗—成熟期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日最高气温,而返青—抽穗期是日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