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820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23篇
  32篇
综合类   729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青海省栒子属观赏植物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Xun子属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在西宁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适应性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评价,找出了栽培繁殖技术的最佳条件与方法,为今后扩大栽培与繁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叶萌 《经济林研究》2004,22(3):60-63,67
印楝是一种优良速生的耐旱多功能树种.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作为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树种.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优良造林树种.具有广阏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中国和外来杨属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天然分布和从国外引进的杨属(PopulusL.)种质资源。总结了中国天然分布的杨属种质资源的派别、种类、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在中国杨属5派中,以青杨派(Tacamahaca)种类最多,白杨派(Populus,以前称Leuce)分布最为广泛,黑杨派(Aigeiros)最具经济价值。将中国杨属树种引种历史划分为解放前的零星引种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引进国外培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为主时期和90年代后注重种质资源引进时期三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引种特点和引进的种质资源。在过去50年种,中国天然分布的白杨派和引进的黑杨派(Aigeiros)种质资源在中国的杨树栽培和育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橄榄竹的引种、繁殖和适应性试验及栽培调查,认为橄榄竹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在北亚热带轻霜地区种植,生长良好,可作观赏栽培和园林绿化造林。影响其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母竹的质量、栽培时间及当年冬季低温寒害等。若定植当年和翌年春采取保护措施,待其根系、地下茎和茎秆抗性增强后,便可抵御一定程度的寒害。  相似文献   
95.
通过比较中原牡丹品种、甘肃紫斑牡丹品种和丽江牡丹品种在引种地的枝条实存率、成花率、休眠芽萌动情况等生长发育表现 ,结合滇中气候特点和各品系的生态习性及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确认在本地区具有的引种生态潜力。建议在滇中地区引种丽江紫、脂红等牡丹品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96.
以荷兰引进的6个切花百合品种为试材,在黑龙江哈尔滨和宾县东部山区林地,进行温室和露地栽培、鳞片扦插繁殖和种球越冬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交替进行可有效复壮种球,提高产花质量;多数百合品种春季低温处理后的鳞片扦插繁殖率和成苗率远高于夏季休眠鳞片,22℃恒温繁殖率高于变温;椰糠和草碳水藓混合基质(1∶1)为鳞片扦插的最佳基质,将鳞片二等分分割可有效提高扦插繁殖率和成苗率;亚洲杂种百合可在高寒引种地露地越冬栽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林地的特殊生态条件适于亚洲百合种球的繁育.  相似文献   
97.
柔枝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柔枝松在中国的生长适应情况,对柔枝松引种后1 a生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场圃发芽率分别为24.25%和25.25%,均低于油松(36.5%),但高于白皮松(18.25%)和华山松(13.25%);成活率比乡土树种低;柔枝松的苗高生长较慢,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苗苗高分别为3.1 cm?和3.6 cm?,低于油松(6.3 cm)、华山松(5.2 cm)、白皮松(4.3 cm);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地径,分别为0.175 cm?和0.178 cm,低于油松(0.208 cm)但与华山松(0.182 cm),与白皮松(0.178 cm)相差不大;柔枝松种源1和2主根平均长度分别达到了19.1 cm1、4.8 cm,均长于乡土树种,两个柔枝松种源之间相比,种源2优于种源1。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河北省分布的17种、栽培的9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认为,加强保护宣传和科普工作、加强资源调查、保护好植物种群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引种驯化的科学研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学术交流,是切实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维持并逐步扩大种群数量、长期稳定地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
木麻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5a的引种试验,木麻黄不仅能生长,而且能开花,年高生长46~170cm,胸径年生长量1.8~12.0m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5.1~20.5mm。与乡土树种马尾松相比,木麻黄的平均高、胸径生长量是马尾松的2倍,开花株率23%。  相似文献   
100.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