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207篇
  648篇
综合类   860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Antimicrobial usage (AMU) has been described to be high in pig production. Although farmers are aware of the high usage, little is known about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AMU could be reduced in pig production by the optimization of herd management, biosecurity status, vaccination strategy, anthelmintic therapy and advice on prudent AMU.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these interventions on the herd production results were explored. This interven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1 Flemish pig herds and included three visits per herd. During the initial visit,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on herd management, biosecurity status (quantified by means of the Biocheck.UGent? risk‐based scoring system), vaccination strategy, anthelmintic therapy and AMU. This info was then translated into a herd‐specific action plan which was discussed with the farmer and herd veterinarian/other advisors during the second visit. In the final herd visit (±8 months later), comparable data were obtained to evaluate the progress. Overall,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2.4 points external and 7 points internal biosecurity on the herds wa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additional vaccination, anthelmintic therapy and prudent AMU. This was accompanied by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AMU with a decrease of 52% for the pigs from birth till slaughter and 32% for breeding animals, based on treatment incidences (TIs) and included an important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critically important antimicrobials. More importantly, the increased biosecurity levels and decreased AMU were combined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echnical results such as the number of weaned piglets per sow per year (+1.1), daily weight gain (+5.9 g/day) and mortality in the finisher period (?0.6%). Guided interventions as a team effort of farmer and herd veterinarian/other advisors have shown to be a promising method in the reduction of AMU in pig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42.
噬菌体复配抑菌剂对三文鱼中沙门氏菌的抑制与保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生三文鱼中沙门氏菌和产品腐败,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噬菌体稳定性试验筛选出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双乙酸钠与沙门氏菌噬菌体SLMP1进行复配,将抑菌剂(噬菌体108 pfu/g、nisin 0.1 mg/g、双乙酸钠2.0 mg/g)单独和复配应用于预先污染了沙门氏菌(104 cfu/g)的生三文鱼片中,在低温下(4?1)℃贮藏,通过测定沙门氏菌、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噬菌体效价来评估复配抑菌剂的效果。结果显示,含噬菌体的抑菌剂能显著(P0.05)降低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数量,含nisin的抑菌剂能显著抑制样品中菌落总数的增长,含双乙酸钠的抑菌剂能显著抑制TVB-N的增加。噬菌体、nisin和双乙酸钠复配抑菌效果最好,在14 d后沙门氏菌低于检测限1 cfu/g,与空白对照相比菌落总数减少了2.5 lg cfu/g,TVB-N值降低了13.73 mg/100 g。结果表明,噬菌体、nisin及双乙酸钠复配剂在生三文鱼沙门氏菌控制及防腐保鲜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3.
中国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中国制定农业分区碳减排政策意义重大。为弥补以往研究中静态分析法难以考察动态影响的缺陷,将动态灰色关联法和回归模型结合,应用2001—2016年统计数据,从分析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入手,深入探讨省际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成因和影响因素与空间差异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省际差异大,中部排放等级有所降低,西部排放等级有所升高,农业碳排放省际差异随农业经济水平、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人力资本等差异扩大而增加;大部分排放等级上升的省市农业碳排放的长期主导因素为农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技术(机械),且种植业和畜牧业双发展;大部分排放等级下降的省市农业碳排放的长期主导因素为反刍动物饲养和农业生产技术(人力),且着重发展优势产业。因此,中国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应重点关注农地利用减排,进一步推动反刍动物饲养减排技术发展和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减排的抑制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44.
中国农业氨排放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雾霾成因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人为源氨气(NH_3)污染是中国PM2.5指数被持续推高的重要因素,却一直被全社会所忽视。已有研究表明,人为源NH_3排放主要来自农业,农业NH_3减排是雾霾治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研究中国农业NH_3减排潜力对中国控氨治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各类统计年鉴和研究成果中的相关数据,参考《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构建农业NH_3减排潜力分析模型,应用排放因子法和情景分析法,测算并分析了中国2004—2013年农业NH_3排放演变和2020—2030年农业NH_3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2013年中国农业NH_3排放总量为1 193.92万t,比2004年增长18.59%。2)农业年NH_3排放总量在60万t以上的省市,2004年有河南、山东、河北和内蒙古4省,到2013年演变为河南、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和四川6省。3)趋势照常情景(business-as-usual,BAU)下,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农业NH_3排放将比2013年分别提高15.26%、23.60%和30.23%。4)减排情景下,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中国农业NH_3排放将比BAU情景分别减少319.40万t、501.31万t和660.40万t,将比2013年分别下降11.49%、18.39%和25.08%。5)未来中国农业NH_3减排的关键取决于中国居民消费畜禽产品的数量和结构,其次是中国畜禽养殖的饲料营养水平改变。6)未来中国农业NH_3减排重点区域在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和四川。由此可见,BAU情境下未来中国农业NH_3排放将失控,未来中国农业NH_3减排必须从大力削减重点区域排放和加速转变居民畜禽产品消费行为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45.
生物炭还田条件下磷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辽宁昌图棕壤区生物炭还田条件下磷肥减施20%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炭还田(3 000 kg/hm~2)后各处理促进玉米增产,最高增产5.5%,生物炭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的产量表现略有增加的趋势。生物炭还田后各处理均提高了玉米植株N、P和K的养分吸收量,提高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回收率,生物炭还田配施常规肥处理可更好促进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提高玉米氮素回收率,4年综合提高5.3个百分点;生物炭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可更好提高玉米磷素回收率,提高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46.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稻田综合种养是实现水稻农药减量、绿色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主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作用和机理,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农药减量效应,并针对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应加强种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7.
利用中值滤波结合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割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叶部病斑,分别采用颜色矩和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提取病斑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Variance算法初选与序列浮动前向选择搜索算法(SFFS)相结合的特征选择方法,选择出优良的特征子集,实现对小麦3种叶部病害的识别。试验以SVM为分类器,利用特征选择方法获得的特征子集识别准确率为99%,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特征降维获得的子集的识别准确率比较,能有效降低特征维度,提高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48.
针对传统有限元方法不能够从细观尺度研究植被固坡作用的问题,采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研究植被护坡位置对黏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应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得到的无护坡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为1.08,应用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09,表明采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是可行的;2)植被护坡位置对黏土边坡稳定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仅在坡面、坡脚或者坡顶种植植被时,植被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小;3)当在坡面与坡脚或者坡顶与坡底都种植植被时,植被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且当在坡顶、坡面和坡底全都种植植被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边坡稳定性最高。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植被护坡铺设位置的选择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王瑆 《林产工业》2018,(1):56-58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正在进入低碳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民众都提高了环保意识,"低碳家具"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简要阐述了家具行业的减排现状及低碳减排对于家具行业的意义,并归纳了家具行业的低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50.
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及效果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解国内、外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效果,通过检索2006—2017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领域相关文献,利用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再次筛选出大田条件下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和效果。结果表明:国内、外本领域近12年中英文发文数量基本持平;近6年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但中文论文本地篇均被引次数较低;该领域发文主要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生态环境学报》《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Chemosphere》;主要研究的重金属是镉、铅、砷等;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基施钝化类修复剂的固定/稳定化修复技术、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叶面阻控剂以及农艺调控措施等;大田条件下对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的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稻米平均降镉率分别为低镉积累水稻品种74.50%,黏土矿物钝化剂46.85%,叶面阻控剂+基施改良剂44.52%,无机组配改良剂42.19%,水分管理+基施改良剂41.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