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47篇
  84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31.
深水抗风浪网箱监测系统研制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探讨一种声学监测方案,用高频、窄脉冲和分裂波束技术,实时监测养殖鱼的进食、生长情况,随时评估网箱内总量的增长情况,并且从水产行业的成本可承受性的实际出发,将成本控制在用户可接受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高能碳离子诱变对玉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能碳离子处理昌7-2和PH6WC两个玉米自交系,分析当代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穗位高等表型,测定收获后的籽粒性状。结果表明,经高能碳离子辐射后,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出苗率显著降低,且在高剂量辐射下两个玉米自交系在2019年均有降低。植株表型分析结果发现,在2019年,昌7-2和PH6WC在40~100 Gy辐射下株高显著下降;在2020年,PH6WC在15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60~10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100 Gy辐射下叶夹角增大;在2019年,昌7-2在40、100 Gy辐射下叶长显著降低,PH6WC在100 Gy辐射下叶长和叶宽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 Gy辐射下叶宽显著增加,在2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增加,而10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降低。在籽粒性状中,高剂量(60~100 Gy)辐射下的粒厚显著增加,粒长降低但百粒重有所增加,昌7-2比PH6WC更为明显。由上述结果可知,不同玉米种质的不同性状对高能碳离子的诱变处理效应存在差异,40~60 Gy是昌7-2较为适宜的诱变剂量,而PH6WC较为适宜的剂量为60~80 Gy。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种子的高能碳离子诱变剂量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于明  王丹  王钢  高鹏  黄敏  陈丽娟 《核农学报》2022,36(11):2175-2182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天麻灭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0(CK)、5、7、9、11、13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天麻粉,测定天麻的微生物含量、色泽、理化性质、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9 kGy辐照处理后,天麻中均未检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辐照后天麻的L*值降低,9 kGy剂量总色差值变化最小;辐照对天麻的水分、总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9~13 kGy吸收剂量下天麻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天麻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95~0.998;辐照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9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既能减少天麻微生物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在天麻灭菌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以近海拖网渔船及其导管桨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以VOF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对考虑自由液面的渔船与导管桨干扰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预报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船-桨干扰的流场特性,为船尾型线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6.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是开展渔业资源状况评价、物种保护和管理等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当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原位试验获取不同调查方式的捕捞效率校正因子(fishing power correction,FPC)成为资源状况评价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通过平行拖网对比试验分析了科学调查船“中渔科211”(试验船)和生产性渔船“浙嵊渔10201-10243”(标准船)在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对不同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差异。结果表明,标准船和试验船平均渔获率分别为(47.27~1836.72)kg/nmile2和(12.28~311.85)kg/nmile2。标准船主要种类为小黄鱼(),渔获率范围分别为(1.17~1113.26)kg/nmile2和(0~565.39)kg/nmile2;试验船主要种类为鳀(),渔获率范围分别为(0~277.59)kg/nmile2和(0~125.24)kg/nmile2。2种调查方式对不同种类/组的渔获率随深度变化趋势出现分化,其中总渔获率、鱼类、银鲳(Apogonichthys lineatus)、绿鳍鱼()8个种类/组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甲壳类、细点圆趾蟹(Erisphex pottii)5个种类/组变化趋势相反;头足类、小黄鱼、龙头鱼在各深度变化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变化与网口垂直扩张和所在水层位置有关。均值比和Kappenman方法估计的总渔获率FPC分别为0.35(95%置信区间为0.24~0.61)和0.43(95%置信区间为0.27~0.70),各种类渔获率均值比结果显示,FPC变化范围在0.03~2.61,其中总渔获率、鱼类、头足类、小黄鱼和绿鳍鱼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对上述种类的资源丰度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进行数据校正。标准船以近底层种类为调查对象,尤其在捕获经济种类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但对完整生态系统代表性较弱。试验船适合浅水区调查,在深水区由于网口垂直扩张不足,且网位存在上浮现象,难以反映近底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7.
采用复合材料力学的方法 ,将木质胶合梁的三维空间问题简化为广义平面应力问题 ,分析了不同载荷作用下胶合梁的应力场分布 ,以及木材各向异性产生的附加应力场。用极值法求出最大应力的位置和大小 ,为木材和人造板在建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将一种不解线性方程组的正交方法推广到以位移为未知量的超静定问题求解,并成功地应用于连续梁弯曲问题。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有限元法的一般原理、分析方法、特点及解题步骤,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Super93对荆州长江公路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箱梁的受力和布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可借鉴之经验。  相似文献   
40.
本文在迭代法基础上推导出矩阵迭代法的计算公式。用以编制程序,可节省容量,尤其适用于袖珍计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