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3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林业   1518篇
农学   1214篇
基础科学   571篇
  1908篇
综合类   7881篇
农作物   811篇
水产渔业   2089篇
畜牧兽医   2374篇
园艺   480篇
植物保护   563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697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1249篇
  2011年   1261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水和磷互作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施磷量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影响程度以籽粒> 茎>根。上壤含水量为饱和持水量的60%时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影响较大,而80%和100%时几乎没有影响。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控制土壤水分为饱和持水量的80%时就能完全满足旱作水稻的生长,但要求获得较高的产量时必须注意磷肥的投入,或者采取一些凋控措施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2.
作为黄土高原半农半牧区重要经济支柱的畜牧业 ,要确保其稳定增长 ,需在提高粮食单产、保障食物安全的前提下 ,保持及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畜牧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态。同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的共同支撑 ,优化协调畜牧业生产中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配套解决和优化畜牧业系统内部矛盾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93.
旱作区农业节水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水资源贫乏,旱作区发展农业要抓好以利用天然降水为重点的节水措施.节水形式有:旱地果园、庭院蔬菜、农地经济作物区集流节水;大面积农业区水土保持措施节水;农业耕作措施节水;覆盖保墒、减少蒸腾技术节水.其中集流节水应作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旱地农业中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较为可行的形式.  相似文献   
994.
我国三北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我国北方地区1951~1995年降水和气温资料,以考虑降水量和温度的春旱指标为基础,统计确定了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春季第一场透雨的指标和分区,并分析和讨论了各分区出现第一场透雨的特征和概率。这对监测和预报春季干旱的发生和缓解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针型电容传感器和测量电路,并采取减小介质损耗的有效措施,研制了测量谷物含水率的针型电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谷物含水率与输出电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完全可以满足谷物含水率的测量要求,为谷物含水率的准确、快速和在线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的抗病基因导入受体植物,使受体获得抗病性,已成为抗病育种的一个新途径。叶片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的受体材料,本实验以几个樱桃树种、品种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影响樱桃叶片再生的几个因素,旨在为基因转化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体系。1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997.
We explored the use of beaver (Castor canadensis) as a surrogate species for amphibian conservation on small (1st-4th-order) streams in the Boreal Foothills of west-central Alberta. Anuran call surveys indicated that beaver create breeding habitat for the boreal chorus frog (Pseudacris maculata), wood frog (Rana sylvatica) and western toad (Bufo boreas). No calling males of any species were recorded on unobstructed streams. Wood frog,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exhibited high rates of juvenile recruitment on beaver ponds. Pitfall traps captured more wood frogs on beaver ponds versus unobstructed streams, and most individuals (84%) were young-of-year. Abundance of young-of-year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ercent landscape occupied by beaver ponds indicating that anurans captured along streams originated in beaver ponds. Based on a novel combination of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aerial photographs examined with GIS, statistical models show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beaver pond occurrence on streams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ream order and dependent on the interacting effects of distance to nearest forestry cutblock and availability of beaver foods (Populus spp.). We propose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beaver ponds could be determined over large areas quickly and inexpensively by remote sensing and used to identify and monitor amphibian habitat, and possibly, populations. This work establishes the pre-eminence of beaver-created wetlands as amphibian habitat in the Boreal Foothills an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dam-building patterns into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could aid amphibian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998.
返回式卫星搭载后玉米叶绿体色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处理与地面对照玉米在不同取材时期叶片丙酮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和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 ,发现二者的光吸收特性基本相同 ,但吸光度与光吸收带出现某些差异。卫星搭载后 ,单位叶重的叶绿体色素总量和叶绿素a+b含量趋于降低 ,其中以叶绿素b含量降低最甚 ,导致Ca Cb值增高  相似文献   
999.
60Co-γ射线对菊花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秋之山的组培苗, 采用5~30 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处理。研究了γ射线对组培苗生长、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对组培再生植株移栽后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是γ射线处理菊花组培苗的致死剂量;从生根和继代培养生长和增殖的结果看,诱变处理的最佳剂量在10 Gy左右;组培再生植株移栽后发现,10 Gy处理的植株中花色变异率为8.2%。与对照花鲜艳的纯黄色相比,变异花增加了不同深浅的红色素,且突变植株均为同质稳定突变。  相似文献   
1000.
土壤矿物钾的释放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晓燕  马毅杰 《土壤通报》2001,32(4):173-176
本文对土壤钾的形态、矿物钾释放的影响因素及钾的固定、土壤含钾矿物与土壤供钾能力间关系、矿物钾的植物有效性进行了综述 ,表明土壤钾素从有效性的角度进行划分时 ,不能仅把速效性钾和1mol/L热硝酸提取的缓效性钾列为作物吸钾的主要来源 ,而忽视矿物钾的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