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8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1577篇
林业   1197篇
农学   2353篇
基础科学   161篇
  2450篇
综合类   7986篇
农作物   1979篇
水产渔业   1577篇
畜牧兽医   3751篇
园艺   1243篇
植物保护   93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792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978篇
  2016年   1056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562篇
  2011年   1592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954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抗旱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大量的序列信息鉴定和克隆抗旱相关基因以改良作物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物抗旱性属数量遗传,其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作物抗旱性的基础。笔者就作物抗旱基因鉴定及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作系统的介绍,并探讨了今后作物抗旱性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苯酚—硫酸法测定普鲁兰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酚—硫酸法是测定多糖的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选用乙醇除去样品中的单糖、低聚糖等干扰成分,然后用去离子水提取样品中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多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与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其多糖含量。选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普鲁兰多糖测定条件的研究,获得最佳测定条件为:水浴时间15min,水浴温度100℃,浓硫酸5.0mL,苯酚1.0mL,放置时间5min。  相似文献   
993.
模拟酸雨对杨梅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福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10-113
研究了不同强度模拟酸雨对6年生东魁杨梅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胁迫加剧,叶片可见伤害症状严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显著降低,光系统I(IPSII)的潜在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细胞质膜透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从而抑制杨梅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4.
真空碳热还原酸浸含钛高炉渣制备Ti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钛高炉渣中含有20%~30%的TiO 2,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二次资源,但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氧化物还原难度大,硅钛难分离,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热力学理论基础,采用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制备TiC。结果表明:真空有助于钛氧化物彻底还原,可实现渣中硅钛彻底分离,减少酸耗量,降低二次污染。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TiO 2含量23%左右)制备TiC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200目,还原温度1 673 K,渣碳质量比100∶38。  相似文献   
995.
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组分及活性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996.
p5CS基因在蒙农杂种冰草植株中的表达及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培育出适宜我国干旱荒漠地区大面积推广的耐盐冰草新品种,试验以经PCR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的含有p5CS基因的蒙农杂种冰草植株为材料,用North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表达;并用1.5%NaCl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确定转化植株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转基因冰草植株与DIG标记探针杂交呈现明显的杂交带;盐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较快,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增加较小,SOD活性较高。说明p5CS基因能够在冰草基因组的转录水平上表达,表达植株的耐盐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7.
植物抗寒工程中脂肪酸去饱和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植物抗寒性的正相关关系,并从脂酰-ACP去饱和酶、脂酰-CoA去饱和酶、脂酰-脂去饱和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里与植物抗寒性相关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讨论了一些对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耐低温间因果关系存在争议的研究报道。展望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抗寒抗冻性较强的林业木材品种。  相似文献   
998.
甜(辣)椒耐低温弱光品种筛选方法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在不同的低温弱光条件下,对8个代表性品种的冷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初步确定:15℃/5℃(昼/夜)、光照强度4000lx、光照时间8h、处理15天,是耐低温弱光品种的适宜选择压力。在此条件下,耐低温品种不出现伤害症状和落叶现象,叶片生长速度快;不耐低温品种生长缓慢,落叶严重,且生长点呈黑褐色,以至干枯。品种间差异显著。同时,耐低温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而不耐低温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耐低温弱光品种的鉴定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水稻孕穗期耐热性QTL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异常高温或低温导致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下降是影响其优势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USSR5(粳稻)/广解9号(籼稻)//USSR5回交群体为供试材料,构建了相应的分子连锁图谱,分别以高温处理下直接小穗育性及小穗育性热敏感指数为指标,对水稻孕穗期高温耐热性及其相对耐热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4和5染色体上检测到孕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各一个,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6.4%~15.8%;在第4、8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孕穗期相对耐热性相关的QTL,qhts-4和qhts-8,LOD值分别为3.81和2.86,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6.8%和9.9%。对其进一步的上位性分析表明,有8条染色体的4对位点存在基因间互作,小穗育性耐热性除受主效QTL控制外,还受基因间互作及修饰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ACC合成酶(ACS)是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克隆到甘蔗ACC合成酶基因家族3个成员Sc-ACS1、Sc-ACS2和Sc-ACS3的基础上,分别以它们作为探针,检测了激素诱导和环境胁迫对甘蔗苗期该3成员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Sc-ACS1在叶中表达,在根中不表达;Sc-ACS2在根、叶中表达;Sc-ACS3主要在根部表达,在叶中不表达。在甘蔗叶片中,Sc-ACS1对冷胁迫、暗培养和LiCl胁迫均有应答,并受植物生长激素IAA诱导而表达;Sc-ACS2无论是在生长激素诱导还是环境胁迫下,其mRNA均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