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8篇
综合类   39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97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讨论了大亚湾主要经济类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甲壳类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最高、头足类的含量次之、鱼类的含量最低.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锌(Zn)>铜(Cu)>铅(Pb)≈砷(As)>镉(Cd)>汞(Hg).大亚湾海域经济类海洋生物对Cu和Zn的富集能力最高,对As的富集能力最低.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值.潜在危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Cd、Pb和Hg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Cu的潜在危害性很低.  相似文献   
142.
The susceptibility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to pyrethroi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West Africa by means of laboratory bioassays since 1985, the first year of widespread pyrethroid use. For some years, this survey has shown a tendency for the pest to become more tolerant to pyrethroids. During the 1996 growing season, farmers using calendar‐based spraying programmes reported control failures in various countries. The strong efficacy of cypermethrin on small larvae was confirmed in experimental plots, but the effect decreased quickly in successive instars. Bioassays performed on resistant strains revealed an increase in LD50 that was related to different resistance mechanisms. Metabolic resistance (MFO) appears to be a possible primary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pyrethroids. Target modification (kdr) is involved to a small degree and esterases seem to appear only after additional selection pressure. © 200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3.
哑铃湾网箱养殖对底层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对哑铃湾2个不同养殖年限的网箱养殖区、对照海区和网箱周围海区底层水化学进行了四季采样和结果分析。哑铃湾网箱养殖使底层海水中TO C、SS、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态氮磷营养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春、夏、秋3季D O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S、C O D M n、N H4 、D IN、D IP的增加相对更显著,而对pH值、盐度、水温和冬季D O的影响较小;在水质状况上,D O、B O D5受影响最大,其次是D IP;养殖期较长的网箱区底层海水在春、秋2季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短期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的水质影响较小,长期养殖影响较明显。A N O V A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较短的网箱邻近海区底层海水营养盐含量与对照点无明显的差异,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网箱下。养殖过程中应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采取轮养或休养等措施,以利于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现场采样及观察、计数、分析等方法,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区及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与对照区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优势种发生一定变化,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伏氏海毛藻、细弱海链藻、中肋骨条藻、尖刺菱形藻等。养殖区及附近水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范围为6.2 ̄2010×104·m-3,平均235.2×104·m-3,养殖区与对照区平均密度分别为141.8和328.6×104·m-3。比较显示,密度均值除冬季养殖区约低于后者2.4倍外,其他季节2个区域基本接近,差异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在0.97 ̄4.08范围内变化,养殖区和对照区四季均值分别为3.12和3.15,两者差异不明显。种类组成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19 ̄0.94,养殖区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多样性阈值在0.23 ̄3.64范围变化,多样性处于Ⅱ ̄Ⅳ级,即多样性差 ̄多样性非常丰富水平,养殖区和对照区均值分别为2.22和2.20,平均处于Ⅲ级,即多样性较好水平。季节变化均以冬季最低,均值分别为0.79和0.83,夏季最高,均值分别为2.83和3.05。  相似文献   
145.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160 µ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蚤丰度分布周年季节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小拟哲水蚤季节变化呈单峰型,7?10月份丰度较高,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水平分布以湾中部偏东侧丰度较集中,其次为湾口站位,湾顶站位为相对低值区。应用Primer 6.0软件中的BIOENV程序分析发现,小拟哲水蚤总丰度的月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特别是1月前的水温,可能还受黄河径流量的间接影响;水平分布则与盐度、水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6.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水平是评估其生物效应的基础。本研究以象山湾为例,研究了10种常见海洋生物(贝类、头足类、甲壳类和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肌肉等组织内微塑料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消化道和鳃等组织内,在61.0%的生物个体内共检出131个微塑料,平均丰度为(1.3±1.5)个/个体;其化学成分包括人造丝(RY; 74.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4.5%)、聚丙烯(PP; 3.8%)和聚酰胺(PA; 3.1%)等9种类型。检出纤维状、碎片状和颗粒状3种形状的微塑料,分别占95.4%、3.1%和1.5%;所有检测物种中均出现人造丝和纤维状微塑料。微塑料粒径在110~4796 μm之间,平均为(1246±1119) μm,以≤1000 μm的微塑料占比最高(55.2%)。养殖设施产生的典型泡沫状微塑料或聚乙烯(PE)、聚丙烯和聚苯乙烯(PS)塑料类型在生物体内出现频率和丰度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近海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春夏季闽江口和兴化湾鱼类数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10,34(9):1395-1403
为了考察春夏季闽江口和兴化湾鱼类数量特征,利用2008年4月(春季)和9月(夏季)这两个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这两个不同生态类型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特征、以及地形地貌、海流和水文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闽江口鱼类重量密度(165.31kg/km2)和尾数密度(15.89×103ind/km2)都低于兴化湾重量密度(638.4kg/km2)和尾数密度(19.73×103ind/km2),夏季相反,闽江口鱼类重量密度(1728.83kg/km2)和尾数密度(158.81×103ind/km2)远远大于兴化湾重量密度(1378.20kg/km2)和尾数密度(58.15×103ind/km2)。这些与闽江口和兴化湾鱼类资源生态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依据优势性分析,在兴化湾,优势种以地方种为主,除了六指马鲅,其它主要优势种优势性不明显,对总密度变化的贡献不大。而闽江口,优势种大多是洄游性经济鱼类,其中凤鲚重量密度和尾数密度明显高于其它优势种。春季洄游性鱼类尚未游到闽江口海域产卵,这是闽江口鱼类资源重量密度远远小于兴化湾的原因。夏季有较多鱼类洄游到闽江口,是这一海域鱼类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春季...  相似文献   
148.
流沙湾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贝-鱼-藻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系统,该系统通过网栏设置33.3hm2半封闭的养殖海区进行试验研究,在示范海区内设置3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鱼类网箱养殖区、大型海藻栽培区,进行鱼类与大型海藻间养和珍珠培育。经过10个月的结构优化养殖和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控制,示范海区水域水质和生物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示范海区透明度显著高于毗邻海区(P<0.05),悬浮物含量显著低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总氮、总磷营养盐浓度随养殖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到9月份达到最高值,以后则逐渐下降;示范海区水域浮游生物数量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明显高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养殖生物生长良好,共收获鱼类21365kg、大型海藻3091.3kg、珍珠33.5kg。育珠贝存活率为73.9%、育珠贝留核率为49.9%,优质珠比率13.7%、珠层厚度平均472μm,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海区光能利用率为0.20%,总能量转化效率为34.58%,单位净产量耗总能为2.8919MJ/kg。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室内营养加富法研究了2008年流沙湾春季和夏季营养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N、P、Si、Fe等单营养添加缸浮游植物均无显著的促进效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N、P和N、P、Si多营养添加缸均显著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增长.其中春季N、P缸和N、P、Si缸浮游植物叶绿素a最大生物量分别为49.9 mg/m3和38.4 mg/m3,夏季N、P缸和N、P、Si缸叶绿素a最大生物量分别达14.2 mg/m3和49.4 mg/m3.N、P协同限制流沙湾浮游植物生长;流沙湾大规模高密度贝类养殖导致的营养沉降作用和大型藻类和海草类生物代谢作用可能是造成流沙湾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主要因素.流沙湾浮游植物受到养殖贝类高摄食压力及海域低营养供给共同作用,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0.
研究了柘林湾沿岸对虾养殖产生的环境氮磷负荷及其来源的数量和比例。2006年柘林湾沿岸对虾养殖产生的环境氮负荷为210.21t,其中来源于对虾的排泄氮、粪氮和残饵氮分别为157.10t、39.61t和13.50t;环境磷负荷为45.45t,其中排泄磷、粪磷和残饵磷分别为4.93t、24.87t和15.65t。对虾养殖环境氮负荷主要来源于对虾的排泄,占氮负荷的74.74%,而磷负荷主要源自粪便,占磷负荷的54.72%。柘林湾沿岸对虾养殖的环境氮磷负荷量以湾北部沿岸最大,北部、西部和东部沿岸环境氮负荷分别为144.86t、53.99t和11.36t,环境磷负荷分别为31.32t、11.68t和2.46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