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04篇
  146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Summary The production of 2n pollen (pollen with the sporophytic chromosome number) was evaluated in 4x and 6x taxa of Vaccinium section Cyanococcus. Mean frequencies of 2n pollen producers were 17.1% and 8.3% in natural 4x and 6x populations,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2n pollen producers in the 4x species ranged from 8.6% (V. angustifolium) to 23.8% (V. pallidum). Level of 2n pollen production was genotypically variable (1% to 37.4%).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2n pollen in 2x, 4x and 6x taxa suggests that sexual polyploidization was widespread and responsible for the origin of the polyploid species found in this genus. The frequency of 2n pollen producer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4x species and their putative 2x ancestor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origin of 4x and 6x taxa as a consequence of sexual polyploidization. Polyploids derived from sexual polyploidization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increased fitness and flexibility due to the mode of 2n pollen formation. In blueberry species the predominant mode of 2n pollen formation is genetically equivalent to a 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 mechanism (FDR). FDR 2n pollen transmits a high percentage of the heterozygosity and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epistasis from the 2x parent to the 4x offspring.  相似文献   
62.
孔隙结构图像分析中不同试验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试验因素 (包括图像分辨率、土壤切片定向性、分析区域大小等 )对孔隙结构图像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试验误差 ,并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土壤孔隙结构的土壤切片及数字图像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 :不同试验因素对分析结果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试验误差约在 1 0 %。这表明同一研究中应保持试验条件的相对一致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63.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太湖典型地区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适用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制图的最佳邻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块段克立格(Block Kriging)法绘制了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性在40km步长变化域上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同性,超出这个范围,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明显增强,以40km步长变化域上土壤全氮的空间结构特征作为Kriging插值依据有助于提高制图精度。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在江阴和宜兴两市境内普遍较高,锡山和武进两市相对较低;且高值斑块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圩田区,这是人为施肥和土壤特性共同影响的结果。Kriging估值标准差分布图可为评价和提高制图精度提供十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4.
典型黑土pH值变化对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控制典型黑土样品的酸碱度值,探讨典型黑土中Cu、Zn、Mn、P和Fe等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pH值变化0.5个单位左右,有效态铜含量变化约0.5~1倍;有效态锰含量变化约3~5倍;有效态锌含量变化9~15倍之多;有效态磷含量变化约1.5~2倍;有效态铁含量变化约3~4倍。说明精确掌握土壤的酸碱度值对于土壤诊断、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5.
江河源区植被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的天然植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和湿地植被区6个区,并分析了各植被区的分布范围及其优势种。  相似文献   
66.
柿树硬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初选的6个柿树株系插穗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24h后扦插,结果表明:各株系插穗基部愈合率呈极显著差异。愈合率2.8%~85.7%,9901株系最高(85.7%),其次是9902株系(66.7%)。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柿树扦插繁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对中小型堰、闸、跌水等渠系建筑物消能设施的选择提出见解,推荐采用筛网式消能工,并且针对筛网式消能工的结构布置、水力计算、消能计算提出一些建议,供水利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68.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混油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时的混油量研究状况,分析了变管径对混油量的影响.通过对扩散理论公式和Austin-Palfrey经验公式的研究,提出了由于油品的输入或输出产生的变管径对混油量影响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69.
输油管道的大落差段有特殊的水力状态,设置压力调节站是适应这种水力状态而广泛采用的技术。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集成自力式压力调节站。该站由导阀控制,具有压力自动调节、超流自动截断并禁开、温升胀油自动泄压、压力自动开启等多种功能,并且体积小,重量轻,适于在口径较小的管道上应用。着重介绍了其构造、功能、工作原理和实地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70.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近年来结构试验资料,对框架梁在不同设计阶段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承受均布荷载情况下,梁端按双筋截面计算的方法。该法计算简便,既可节约钢材,又能保证强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