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减少东北春大豆杀菌剂的施用量,在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一种叶面遮盖剂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控效果。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施药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叶面遮盖剂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效达72.50%,同时有增产的效果,其增产率为16.00%。同喷施杀菌剂防控大豆灰斑病相比,叶面遮盖剂的使用更符合目前减施增效的农药使用政策。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明苹果叶斑病药剂防治效果,作者于2018—2019年进行田间药剂筛选及最佳用药时期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800倍、50%克菌丹800倍和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2000倍液防效均在90%以上,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3.
为了有效地防治玉米灰斑病,利用菌丝融合技术对玉米灰斑病菌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的菌丝融合现象普遍存在,菌丝融合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态性。根据菌丝融合的程度,可将不同菌株划分成A~F6个融合群,说明菌株间既有一定的亲和性又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但要准确分析菌株间的相互关系,则需进一步观察细胞核是否发生了融合,以便从遗传学水平上界定菌株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麓山景区植物群落现状调查与分析Ⅰ. 群落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麓山景区9个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1200 m~2的样地进行了调查,测量并记录其物种种类、株数和胸高断面积等,比较分析其群落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1)调查群落中共有乔灌木59种,枫香在每个样地中都有出现;白花苦灯笼的数量最多,占物种总数的20.26%;样方4(枫香 飞蛾槭—冬青—杜茎山 木苎麻群落)和样方7(香樟 枫香—白花苦灯笼—稗荩群落)的显著度较大,分别为0.053和0.052;样方9(马尾松—山矾 油茶—苎麻群落)的重要值最大,达318.85;2)9个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乔木层物种较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复杂,而灌木层物种相对较少,层次与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85.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相似文献   
86.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鸭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胶体金标记提纯后的兔抗鸭肝炎病毒(DHV)IgG,建立了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以红色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检测DHV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该法既可定性,亦可定量,对纯化DHV的最小检测量为4.12ng/点,其敏感性为抗原斑点试验(AST)的2倍。特异性阻断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证明DIGFA检测DH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DHV鸡胚尿囊液DIGFA法检出率为100%。DIGFA和AST法对36份临床样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5%,其阳性符合率为86.7%。随机抽样的6份DIGFA阳性肝脏样本经人工发病试验后电镜检查,均发现大量直径30~40nm的病毒粒子。实验结果表明,DIGFA法是一种微量、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的检测DHV方法。  相似文献   
87.
通过人工投喂携带WSSV的毒饵,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虾(♂)进行感染实验。采用nest-PCR(巢式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的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受WSSV感染情况,同时选取感染严重的虾样进行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中国对虾的精巢、输精管和精囊均被WSSV感染,其中精囊呈阳性的最多,输精管次之,精巢最少。通过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WSSV粒子只存在于精巢、输精管和精囊的结缔组织中,而在其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均未发现病毒粒子。其中,精巢中WSSV粒子存在于精巢内两个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输精管中WSSV粒子存在于管壁的结缔组织;精囊中WSSV粒子也只存在于精囊内膜的结缔组织和精荚膜的结缔组织中。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均表明,WSSV粒子能感染中国对虾的雄性生殖系统且对性腺感染存在着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88.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植被已处于白云山景观的基质 ,其总面积与总周长比重大 ,分别占全景观的 77.5 8%和 77.6 0 % ;各斑块面积和周长变异很大 ,阔叶林斑块数 (6 4块 )和总面积(12 .72 0km2 )均最大 ,为主要植被景观类型。白云山全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 ,其粒级结构表现为小斑块多而大斑块少格局 ,但斑块形状较规则 ,同类型斑块间差异较小 ,斑块分维数较小。其中阔叶林粒级结构较完整 ,且破碎化程度最小 ,而疏林草地与果园类型破碎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几个案例对生产现场因各种形式的焊接分流引起的脱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0.
永泰青云山风景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等指标分析青云山风景区国家生态公益林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青云山风景区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种类组成较复杂;物种多样性虽然与群落结构、生境有关系,但人为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