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85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12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种类及其渔获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7月-11月份期间,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3°S~17°S,96°W~146°W)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进行调查。发现共兼捕到9种鲨鱼,分别是尖吻鲭鲨、长鳍鲭鲨、鳄鲨、人眼长尾鲨、路氏双鲨、长鳍真鲨、镰状真鲨、大青鲨和黑异鳞鲨,隶属于3目6科。共钓获鲨鱼24 711 kg,其中大青鲨是优势种类,占鲨鱼渔获尾数的50.4%,占鲨鱼渔获总重量的76.5%,平均个体重量达到64.9 kg。调查获得9种大洋性鲨鱼的渔获率,其中以大青鲨的最高,达到0.964尾数/千钩,鳄鲨次之为0.497尾数/千钩,其它鲨鱼的CPUE均在0.200尾数/千钩以下,此外估计了东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总渔获量,约在4.0~5.9万吨。  相似文献   
102.
根据2004年7月-9月“国际903”号在北太平洋150°E~158°56′E、42°34′N~46°25′N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浮游植物样本资料的分析、鉴定,在15个站点的海洋浮游植物样本中,共发现浮游植物17种,分别隶属于硅藻门和甲藻门。浮游植物生物量为8~1320mg/m^3,均值为432.5mg/m^3,变化幅度大,分布不均匀。分析认为水温、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相似文献   
104.
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柔鱼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对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结构、洄游、年龄与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供今后研究参考。柔鱼可分为4个季节性地理种群,即秋生东部群体、秋生中部群体、冬春生西部群体和冬春生中东部群体,但还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角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柔鱼随季节做南北洄游,其中向北索饵洄游模式研究较为深入,而向南产卵洄游模式尚不清楚,其产卵场空间分布及产卵期需要进一步调查;对柔鱼繁殖习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产卵至孵化以及孵化后至仔鱼的生活史过程;柔鱼分布的东西海洋环境差异很大,不同海域柔鱼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还需要深入;柔鱼年龄约为1年,为短生命周期种类,其年间资源补充量变化的机理及其与环境关系初步得到掌握。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资源,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系统地开展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调查和渔业生物学研究,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柔鱼资源监测网络,建立符合柔鱼生活史特征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及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5.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又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又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106.
鲍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97-14199
在干旱气候变化情境下,西南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发展滞后,会进一步强化其农业不利的发展环境。为改变干旱河谷农业资源独特但利用粗放的现实,需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干旱河谷农业适应干旱气候变化的原则。最后提出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加强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注重生态农业开发、构建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三农"的第三产业和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利设施基础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西南干旱河谷农业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分维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连接度和廊道密度7项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西南师范大学校园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区分布大量小型斑块,绿地生态功能受干扰较为严重.全校范围内绿地分布普遍,并具有较好的优势度,但多样性指数的绝对取值偏低,绿化的种类结构丰富度仍然欠缺,并且绿地在全校范围内受到较严重的人为干扰,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到削弱.通过分析总结,改进措施一方面是拓展绿地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降低受干扰程度,并优化整体空间格局,以增强绿地系统自身功能稳定性,进而才能达到校园生态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8.
西南某水电站引水线路靠近厂房段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和雷口坡组构成的顺层坡。现场调查发现,浅表层存在一个由四个滑坡组成的滑坡群,从南到北滑坡编号依次为A、B、C和D。滑坡A、B主要由块碎石土组成,滑坡C主要由块碎石土夹保持原岩层序的岩块(假基岩)组成,滑坡D基本由假基岩组成。这些滑坡属滑移-拉裂、滑移-弯曲、倾倒变形破坏机制。岩层中的软弱层面及有效临空面是滑坡发育的基本条件;降雨或地震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9.
Diversity patterns of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disturbance. Populations of a diversity of Atlantic Coastal Plain plants occur as disjuncts on shores of large catchment area lakes in Nova Scotia. These lakeshore communities contain rare plants with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rankings. The populations of rare plants are dynamic and their management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urbance and the survival of rare plants. This present study measured (overwinter wooden dowel removal) and observed disturbance along gradients of catchment area (CA), exposure and depth. In three separate experiments ranging from the landscape to the lake, to the single shoreline level, disturbance was linked to lake CA, exposure and depth, respectively. At all scales, disturbanc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rare species. The pattern of rare species richness over the river system was complex; at the within-lake level, the frequency of rare species per site was greatest in the intermediate CA lake while the pool of rare species was greatest in the largest CA lake. The findings focus field efforts on wide, exposed shorelines of large CA lakes where new rare plants continue to be discovered. In additio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highest frequency of rare plants on intermediate CA lakes and highest species pools of rarities on large CA lakes, reinforces the need for larger protected area systems for the most naturally disturbed ecosystems which often support populations having a high turnover rate but a low site to site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10.
西南地区水稻洪涝等级评价指标构建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构建水稻洪涝灾害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水稻洪涝致灾风险,对开展水稻洪涝防灾减灾、灾害保险意义重大。以西南地区一季稻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资料、水稻灾情史料和生育期资料,在水稻洪涝灾害反演的基础上,构建水稻洪涝灾害样本过程雨量序列。基于Kolmogorov-Smirnov(K-S)分布拟合检验,采用置信区间下限值确定阈值的方法,构建水稻洪涝等级评价指标,并采用预留独立水稻洪涝灾害样本进行检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西南地区各站点洪涝致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水稻洪涝灾害的过程降水强度为抽穗成熟期拔节孕穗期移栽分蘖期;构建的西南地区水稻洪涝等级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水稻洪涝实际受灾程度,指标验证完全一致的吻合率为66.7%,完全一致及相差1级的吻合率为100%。水稻洪涝灾害风险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成熟期,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云南南部和东北部、贵州南部、以及四川中部的成都、眉山和德阳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