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林业   298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62篇
  560篇
综合类   125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龙镇龙井湖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域文化的概念,在景观设计方面的作用、表现及意义,结合青龙镇龙井湖的地域文化与环境特征,利用因地制宜的手法设计了龙井湖公园景观,创建一个以地域文化为特征,以观赏、休闲、湿地生境为功能的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992.
Urban development typically has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effects on native ecosystems, including vegetation communities and their associated biota. Increasingly, urban planning strives to retain elements of native ecosystems to meet multiple social and ecological objectives.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of native forests in an urbanizing landscape is challenged by a myriad of impacts, such as forest management and invasive spec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in the Lake Tahoe basin, spanning the California/Nevada border in the Sierra Nevada mountains,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have resulted in the retention of thousands of parcels of remnant native forest located throughout the urbanizing landscape. The basin landscape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and development o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remnant native forests along a gradient of urbanization. We sampled 118 sites located in remnant forests in the lower montane zone surrounded by 0–70% development. We also sampled forest structure in the landscape surrounding 75 of these sites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remnant forests to the retention of native forest elements in the larger landscape. We characterized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ver, vertical structure, and the density of trees, snags, and logs, as well as levels of ground disturbance and human activity. We found that remnant native forests retained much of their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 along the development gradient, including large tree density, total canopy cover, and plant species richness. Notable exceptions were reductions in the density and decay stage of snags and logs, and the density of understory trees. We also observed increases in the richness and cover of herb and grass species and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exotic plant species. In contrast, structural complexity was reduced in the landscape surrounding forest remnants in all measures except large tree density. We conclude that remnant native forest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maintaining native species in an urbanizing landscape, and that lan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protecting native fores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993.
研究植物专类园的历史、特征、设计原则和类型等,结合大理洱海公园现状和山茶园现场特征。根据场地景观要素和山茶花自身特性,利用景观造景的手法设计了山茶园的景观,创建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山茶专类园特有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江西林业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环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林业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95.
红枫湖水库底泥的氮磷蓄积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红枫湖水库底泥分布及底泥厚度的调查,估算了建库48年来底泥的蓄积量,并探讨了水库底泥中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水库蓄积的底泥总体积约为1 182×104m3,湿重约为1 429×104t,干重为550×104t;底泥中淤积的总氮、总磷的含量分别为31 333、8 528 t。总氮、总磷的水平分布既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又反映了湖流作用、入湖河道位置的特点;总氮、总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由底层向悬浮层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这种垂直变化反映了近年来红枫湖周边地区工业、农业与城市发展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2007年卫星监测太湖蓝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7年全年卫星遥感监测的太湖蓝藻暴发的个例分析可知,太湖蓝藻的暴发具有周期性特征,气象条件搭配对蓝藻暴发最有利的是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2个时段,暴发严重时可以占到湖区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97.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Regional Boundary Layer Model)对鄱阳湖区120 km×180 km范围内的风能资源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地形作用对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关键作用。模拟结果和气象台站的同期观测数据相比较,风速分布有比较好的相似性:庐山及庐山东面的高山区域年平均风速大于3.5 m/s,环鄱阳湖区域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0~3.0 m/s之间,在离湖岸较远的部分区域风速小于2.0 m/s。在大尺度范围内模式模拟结果对寻找大风区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环鄱阳湖区域风电场选址具备参考作用,现阶段采取数值模拟结合重点区域实测是一个比较好的摸清风能资源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鄱阳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福建省古田翠屏湖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福建省古田水库国有防护林场1996年二类资源调查资料和2001年补充调查资料基础数据,结合1∶1万地形图、林业基本图和林相图,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古田翠屏湖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统计结果:9种斑块类型的斑块体平均周长1168.9 m、平均面积5.09 hm2、平均斑块体形状指数1.528、平均景观破碎度0.207、平均斑块体的分维数1.052、景观多样性指数1.734 5、景观优势度1.4354、均匀度指数0.5472、人工干扰指数11.15、平均分离度0.6446。分析表明:古田翠屏湖森林景观类型破碎度较高,优势度较高,人工干扰指数很高,多样性指数较低。分析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古田翠屏湖森林景观组成结构的基本特征及景观空间格局,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东平湖老湖区生态退耕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结合近10年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变化,针对东平湖老湖区的湿地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退耕标准,确定湿地保护的区域。[方法]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法。[结果]根据东平湖历年最高水位变化,确定了实施退耕区域堤坝高程指标;确定了老湖区易于发展湿地的耕地临界高程;根据选定的生态退耕的指标,确定了老湖区湿地保护区域。[结论]为了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三者的协调发展,应该科学地选择退耕还湿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