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419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2篇
综合类   1321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802篇
畜牧兽医   347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种类和生态生物学特征,并对红豆杉插种育苗、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影响月季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温室中的月季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3种激素不同浓度配合使用对月季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 2,4-192.0mg/L 6-BA0.2mg/L 活性炭0.3g/L,其最高诱导率达100%,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3.
微型月季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系统论述微型月季(Rosa chinensis minima)发展简史的情况基础上,综述了微型月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及应用概况,繁殖、栽培及产后研究进展,提出了对微型月季育种方向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4.
黄连木种子油中非皂化物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5.
主要探讨了连续温度及波动温度对中华稻蝗卵维持和消除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的中华稻蝗卵,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62%左右的卵进入了滞育,而在30℃的温度条件下,虽然累计孵化率达74%,但孵化断断续续很不整齐;低温对中华稻蝗卵滞育的消除效果明显,消除滞育的低温处理期间需40 d以上;从低温转移到高温条件后,高温有降低中华稻蝗卵滞育强度、促进中华稻蝗卵滞育消除的作用;8、2 5℃交替温度处理,中华稻蝗卵滞育的强度出现可逆变化,这种可逆性变化,对于卵块维持滞育、抑制秋季或冬季的发育、保证越冬卵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86.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of Zn content between soil and plant i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zone of Leymus chinensis grassland in Changling County (44°30′–44°45′N; 123°31′–124°10′E), Jilin Province,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Zn content was lower, available Zn content had a moderate level in the soil, and the plants was not lack of Z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content of total Zn and available Zn in soil showed a down-trend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oil profile. Content of total Zn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the organic matter, but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soil pH. Monthly dynamic of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otal Zn showed a “V” type curve in the growing season from May to August, and July was the nadir. The trend of the average content of available Zn was similar to the content of total Zn, but was down after August; Zn content variation in the organs and litter of L. chinensis was great, with the order of root>rhizome >leaf>stem>litter. The ratio of available Zn content in A layer versus B layer was more than 2 times that of the total Z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of A layer had higher enrichment capacity of available Zn. The enrichment of Zn in the root of L. chinensis was 44.17 times as that in the soil. The absorbing intensity of root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ivity of Zn in the soil (r=−0.8800, p<0.01). Biography: ZHOU Xiao-mei (1966–), female,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P.R. China.  相似文献   
87.
河南桧柏采用嫩枝“全光雾”扦插育苗,试验表明:对难生根珍贵树种用此法育苗可大大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应大力推广此种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88.
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和2008连续两年的1月、10月,分别采集云南龙脑香科的东京龙脑香、望天树、狭叶坡垒的种子,将种子在不同光照(20%、40%、60%和80%)和不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20%、40%、60%和80%)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率在光照强度为20%、40%时较高,80%时较低;种子发芽率在土壤含水率60%时较高,80%和20%均较低;在同等条件下,狭叶坡垒种子发芽率最高,最高时可达88%,东京龙脑香种子发芽率最低,最低时仅为9%;在相同条件下,3种云南龙脑香科植物苗木生长最快的为狭叶坡垒,15个月苗龄苗高为86 cm,地径达1.23 cm。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以筇竹与黄皮树人工混交林中筇竹地上部分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1~4年生分株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及含水率,建立人工筇竹分株地上部分各构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模型,以期为人工筇竹林的经营管理及其碳汇项目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筇竹分株年龄的增加,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均逐渐减少,筇竹1~4年生分株地上部分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7.62%、53.40%、50.01%、42.66%,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3.99、123.31、109.76、85.39 g/m2;各年龄分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配均呈现出秆>枝>叶的变化规律。不同年龄分株的胸径与秆、枝、叶生物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以胸径为自变量建立的各年龄筇竹分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3以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也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可用于类似立地条件下的筇竹分株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90.
由玉婉  张雨  孙嘉毅  张蔚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4):4895-4911
【目的】从‘月月粉’月季全基因组中鉴定NAC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月月粉’NAC的潜在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筛选可能参与皮刺发育的候选基因。【方法】以拟南芥NAC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利用双向Blast及HMM结构域检索筛选RcNAC;对筛选成员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序列特征、顺式元件和系统进化分析;基于已释放转录组数据,分析RcNAC在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同时通过‘月月粉’不同发育阶段皮刺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与皮刺发育可能相关的RcNAC。【结果】共鉴定得到116个RcNACs,均含有完整典型的NAM保守结构域,其编码蛋白包含69—713个氨基酸,等电点从4.43—9.54,分子质量从7.87—79.99 kD,81个RcNACs被预测定位于细胞核内;115个RcNACs在7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1个RcNAC未明确位置信息;系统进化树分析将AtNACs、OsNACs和RcNACs聚为21类;在不同组织器官中,116个RcNACs表达模式各异,遭受水胁迫和感染灰霉病之后,31个RcNACs表达量发生变化;在衰老的花组织中,6个RcNACs表达量上升;皮刺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53个RcNACs,其中26个RcNACs为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基于已有转录组数据分析,RcNACs协同调控植物组织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结合皮刺转录组数据,部分成员可能参与皮刺细胞增殖、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可作为皮刺发育相关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