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1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635篇
基础科学   321篇
  437篇
综合类   1604篇
农作物   405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1408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14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71.
ABSTRACT

Standards of optimum nutrition are not readily available for mature trees of the Canadian boreal fores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foliar nutritional standards for white spruce for all major nutrients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manganese (Mn)] using critical values (CVA) and compositional nutrient diagnosis (CND). Trees were sampled at two locations in Ontario and Quebec to cover a gradient of soil fertility levels. A boundary-line approach wa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and foliar-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r CND scores when free of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te spruce optimum nutrition ranges were computed from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P ≤ 0.10) for N, P, K, Ca, and Mn concentrations and for N, P, and K CND scores. Optimum concentrations for first-year needles were 12.3, 1.9, 7.3, 6.5, and 0.39 mg g?1 for N, P, K Ca, and Mn, respectively, whereas optimum CND scores were 0.17, ?1.65, ?0.40, and ?0.30 for N, P, K, and Ca, respectively. Samples from a broader r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ll be requi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standards for all major nutrients and to ascertain toxicity levels of most nutrients.  相似文献   
972.
For the use of gene expression for nutritional diagnosis, a rapid and easy method of detecting levels of gene expression was proposed.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arrying the GUS reporter gene was injected into intact tobacco leaves with a plastic syringe, and transient GUS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GUS activities were reproducible in young leaves.  相似文献   
973.
马铃薯的钾素需求及营养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马铃薯的钾素营养特点是马铃薯养分管理的基础,综述了马铃薯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尽管文献报道的马铃薯需钾量存在差异,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是需钾量较大的作物,其对钾素的需求多于其他元素。而且与小麦等作物相比,马铃薯的钾素营养效率较低。已有的研究还证实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并不稳定,仅依靠土壤测试制定钾肥施用方案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马铃薯钾素营养状况诊断并依此指导生育期钾肥施用就显得必要。业已发现叶柄钾浓度能很好的反映马铃薯植株的钾素营养状况,对土壤供钾高度敏感,与块茎产量存在很好的数量关系,因此,用于指导马铃薯施肥的叶柄的临界钾浓度被不同研究人员确立,但干重基础的叶柄钾浓度指标指导施肥实践的时效性较差,这意味着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974.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医药领域、饲料工业及植物抗虫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75.
大豆耐盐性种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豆耐盐种质的鉴定对于促进大豆耐盐育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已获得的大豆耐盐性基因的共显性PCR标记,对选自于国家作物种质库的59份耐盐和盐敏感种质加以鉴定,同时进行了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并对种质库耐盐性记载结果、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出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的耐盐种质42份,分析了这些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处质资源的改良及耐盐遗传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分子标记应用于种质鉴定和育种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76.
阐述了农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在遗传育种中的地位和意义,介绍了作物QTL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在甜菜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7.
花生晚斑病抗性AFLP标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抗感晚斑病组合“中花5号×ICGV 86699”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经田间抗性鉴定明确抗性亲本ICGV 86699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AFLP分析结合BSA法筛选到与晚斑病抗性连锁较紧密的AFLP标记3个,即E35/M51、E37/M48和E41/M47,它们与抗性间的图距分别为7.40cM、7.40cM和8.67cM;所获得的3个标记间连锁紧密,位于同一连锁群上。这3个标记在具有野生种亲缘的7个抗病花生品种或材料中均能检测到,而在栽培种以多粒型为代表的抗病材料中均未检测到,表明ICGV 86699的抗性基因与栽培种花生中的抗性基因不同。这是国内外有关花生晚斑病抗性分子标记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978.
为建立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基于Ypt1基因特异序列,设计芋疫霉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视化的芋疫霉重组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评估其特异性与灵敏度,并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芋疫霉LFD-RPA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条件为39℃恒温反应30 min。LFD-RPA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芋疫霉,而对其他卵菌近缘种和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均未检出,且该检测方法对芋疫霉DNA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pg/μL。对田间带病组织检测发现,LFD-RPA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从田间自然发病植株中检测出芋疫霉。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芋疫霉LFD-RPA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可用于芋疫病的田间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79.
为了对采煤机故障进行准确诊断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采煤机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采煤机故障特征参数进行特征提取,其次应用特征数据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采煤机故障诊断模型训练,再次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最优SVM采煤机故障诊断模型,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基于优化SVM采煤机故障诊断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0.
为了解析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花器官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采用RT-PCR的方法从梅花‘三轮玉蝶’中克隆了APETALE2的同源基因PmAP2,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PmAP 2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PmAP2基因CDS区域全长1647 bp,编码548个氨基酸,含有两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属于AP2/ERF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该基因与桃、苹果AP2基因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6%和82%。PmAP2在梅花营养器官、四轮花器官和果实中均有表达,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台阁花型梅花花中PmAP2表达量最高,重瓣品种次之,单瓣品种表达量最低。 PmAP2的差异表达可能与梅花的花型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