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2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谢钦铭  李向阳 《水产科学》2007,26(3):164-166
研究了2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蒙古裸腹涵的毒性很高,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毒性较低。敌百虫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24hLC50分别是0.03mg/L和1.54mg/L。  相似文献   
42.
不同饵料搭配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与仔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牟氏角毛藻(CM)、绿色巴夫藻(PV)、湛江叉鞭金藻(DG)、云微藻(Cs)及其营养强化的轮虫(BP)和蒙古裸腹溞(MM),与配合饲料(FD)、卤虫无节幼体(AS)搭配饲养凡纳滨对虾幼体,测定饵料脂肪酸含量,比较幼体存活率(r)与发育速率,研究了不同饵料搭配对幼体与仔虾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Z1→Z2,投喂CM、DG、PV的r最高,约90%;Z2→Z3,投喂FD、CM+FD、CM+BPCM的r最高,PV+BPPV的r最低,变态延缓1 d;Z3→P,CM+BPCM、PV+BPPV、CM+FD为饵料的r好于其它组;仔虾阶段,FD+AS为饵料的r最低,为45.3%,其余组均大于90%。结合饵料脂肪酸含量可知,强化MM体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藻类趋于一致,受食物的影响大于BP;可用CM、PV、DG为开口饵料(延续至P),并与BPCM或BPCs、AS、MMPV搭配用于凡纳滨对虾虾苗生产。  相似文献   
43.
对蒙古裸腹溞M oina m ongolica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两种裸腹溞(蒙古裸腹溞和多刺裸腹溞M oi-na macrocopa)滋养盘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速度。在水温为(28±0.5)℃时,蒙古裸腹溞从亲体中产出(第一幼龄)到有卵母细胞排到孵育囊整个发育时间共经历了43~44 h,从卵排入孵育囊开始到发育成幼溞(若虫,neonate)排出体外,共经历了(39.33±1.01)h。该溞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卵裂期(A)、多细胞期(B)、“T”型胚胎期(C)、触角原基期(D)、胸肢原基期(E)、2复眼期(F)、复眼重合期(G)和离开母体期(H)共8个期。蒙古裸腹溞和多刺裸腹溞都有滋养盘,二者的滋养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4.
45.
在毒性试验的基础上,作者继续进行在蒙古裸腹SouMoina mongolica Daday培养中用甲醛控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醛不仅可控制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还能降低总氨的浓度,而对溶氧和pH无直接影响。另外,还进行了温度、盐度和总氨对甲醛毒性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46.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和蒙古裸腹蚤Moina mongolica Daday为对象,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卤虫96 h的LC50为13.9 mg.L-1,蒙古裸腹蚤72 h的LC50为3.5 mg.L-1,按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标准,十二烷基硫酸钠对2种生物分别属于低毒性和中毒性等级。试验所用卤虫对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敏感性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生物相近,而蒙古裸腹蚤的敏感性则远高于其他生物。  相似文献   
47.
蒙古裸蚤休眠卵萌发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眠卵萌发实验有,影响蒙古裸腹蚤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暗反应阶段的因子和光反应阶段的因子。暗反应阶段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处理方式。在-4℃下保存0~62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增加,保存62~180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保存时间在62d内,保存处理方式以-4℃冷冻效果最好,萌发率为22.0%,干燥和干湿循环组次之,萌发率分别为6.0%和8.5%。光反应阶段因子有光照、盐度、温度、  相似文献   
48.
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epa Straus)是池溏中的一种优势枝角类,其食性主要是细菌和有机碎屑。本试验利用发酵蒲公英草浆和鸡粪渗出液作为培养液,根据其增殖结果,拟合出它们的增殖方程,反映了多刺裸腹溞的增殖趋势,并阐述了两种培养液增殖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在21~23℃温度下,以有机肥培养的栅藻、细菌等作为食物,用间收方式培养发头裸腹(氵蚤),在该(氵蚤)培养液中保持栅藻密度为10万/毫升,经1个月实验,在0.15立方米水体中共采收鲜(氵蚤)131克,(氵蚤)个体密度最高达7828个/升,密度拐点为2.5个/毫升。  相似文献   
50.
The effect of an abrupt change in the live diet of shrimp larvae was investigated by replacing Artemia with Moina micrura. The control treatment consisted of feeding Artemia throughout the rearing period (regime A), while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the onset of Moina feeding was arbitrarily chosen at larval stages iv (A3M), vi (A5M), viii (A7M) and x (A9M).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 0.05)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reatments during larval production, mean stage development (MSD) and growth of postlarvae. The mean (SD) yields of postlarvae (PL) were 11.97 (1.98), 15.10 (2.92), 14.72(1.56), 13.51 (1.74) and 12.70 (1.40) PL l–1 respectively for the feeding regimes A3M, A5M, A7M, A9M and A. Up to stage v, the ingestion rate in the Moina treatment was as low as 0.01–0.47 larva–1 h–1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Artemia treatment (0.29–1.77 larva–1 h–1). However, the ingestion of Moina increased from stage vi–vii on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