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5篇
农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利用台湾桤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台湾桤木组培技术.结果表明:台湾桤木茎段的初代芽诱导存在较大难度,而桤木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则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72.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养分元素含量以N和Ca最高,P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土壤各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枫香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为99 963.181 kg.hm-2,其中乔木层5种元素养分总量为2 049.652 kg.hm-2,占总贮量的2.05%,林下植被与枯落物层二者的养分总量为288.74 kg.hm-2,占总贮量的0.28%。营养元素的年积累量为177.793 kg.hm-.2a-1,以Ca的积累量最大。枫香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335.975、254.590、81.386 kg.hm-.2a-1。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为0.750,利用系数为0.179,周转期为8.960 a,循环速率为P>N>K>Ca>Mg。  相似文献   
73.
台湾桤木种源对水分胁迫的光合响应及其抗旱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原产台湾,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以及优良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树种.本文采用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了4种台湾桤木种源和2种四川桤木种源苗木光合作用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各种源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程度为AC1>AC2>AF1>AF4>AF3>AF2;(2)与对照相比,在轻度(PEG10%)水分胁迫下,台湾桤木种源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四川桤木种源叶片在整个水分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3)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在中度干旱胁迫(PEG15%~20%)时,以AC2种源Pn下降幅度为最大 (71.23%),AF2下降幅度为最小(64.78%).在PEG20%时,各种源Pn接近于零;(4)水分胁迫条件下,四川桤木种源的蒸腾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幅度明显地大于台湾桤木种源,表明四川桤木种源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较台湾桤木差;(5)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耐旱性强弱的顺序是AF2(台湾桤木苗栗种源)、AF4(台湾桤木福建南平种源)、AF3(台湾桤木台东种源)、AF1(台湾桤木台中种源)、AC2(四川桤木广元种源)、AC1(四川桤木金堂种源),台湾桤木比四川桤木具有较强的耐旱生理适应性.从耐旱性角度来说,凡是适合四川桤木生长的区域,基本上亦适合台湾桤木,在引种栽培中,应以抗旱性稍强一些的台湾桤木苗栗种源为主.  相似文献   
74.
湿地松、枫香混交试验及其改土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枫香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不同的混交方式其效果也各不相同,行间混交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而株间混交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利于有机质和土壤N、P、K等元素的积累.因此,湿地松和枫香的株间混交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5.
南方枫香混交模式的层次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理想枫香混交模式的递阶层次模型,在林分生长效果好、种间关系协调的前提下,对枫香混交模式进行了综合筛选。结果表明,枫香(1)×马褂木(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协调、具较高生产力和较好生态效益的一种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量比较研究表明:枫香与不同树种形成的混交林间生长差异较大,不同林分蓄积大小排序为:枫香(1)×马褂木(1)>枫香(1)×杉木(1)>枫香(1)×杉木(3)>枫香(1)×杉木(2)>枫香(1)×马褂木(2)>枫香(1)×马尾松(2)>枫香(1)×马尾松(1)>枫香纯林>枫香(1)×马褂木(3)>枫香(1)×马尾松(3).不同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枫香(1)×马褂木(1)和枫香(1)×杉木(1)林分的生物量最大,表明枫香与马褂木及枫香与杉木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枫香纯林更有利于其光合产物的积累,枫香与马褂木、杉木混交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的模式.  相似文献   
77.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不同树种混交林改良地力的效果,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测定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培肥土壤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营造枫香混交林后林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混交林枯落物归还量及其分解速率高于杉木纯林,使枫香混交林土壤的养分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枫香 杉木、枫香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5.19%,27.71%和17.75%。不同枫香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明显优于杉木纯林。表4参9  相似文献   
78.
红桧及台湾扁柏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桧和台湾扁柏都是原产台湾的珍贵用材树种。本文报道首次在我国大陆成功地繁殖和培育了此两树种数千株的1~3年生苗木。经过2.5a的生长,红桧和台湾扁柏实生苗平均高分别为51.37cm和29.85cm,最高单株分别为81.20cm和41.00cm。春季采取带刺形叶嫩枝扦插,成活率达100%,生长速度比实生苗快。在引种区(杭州地区)苗期管理的关键是:梅雨季及梅前期多雨天气注意排水,干旱夏季注意补充浇水和遮荫,整个生长季内注意防治病虫害,冬季和早春适当防寒。实生苗和扦插苗分别培育3a和2a,苗高达70~100cm,可出圃定植。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不同富氮水平(16、6、0.5和0 mg.kg-1)没顶全淹、冠层半淹和根部渍水对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下枫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较高富氮水平(16和6 mg.kg-1)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低富氮水平(0.5 mg.kg-1)、零富氮水平(0 mg.kg-1)和对照。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或NPQ)随富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则相反。不同富氮水平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淹水1~30 d各富氮处理间的Fv/Fm差异均不显著,但淹水40 d,各处理间的Fv/Fm下降幅度明显增大,而且较高富氮水平(16和6 mg.kg-1)枫香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低富氮水平(0.5 mg.kg-1)、零富氮水平(0 mg.kg-1)和对照。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富氮可缓解淹水对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损害,枫香在富营养的湿地环境中适应性更强,可作为滩地造林和湿地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80.
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对富氮水平的光合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富氮水平(16、6、0.5和0 mg.kg-1)没顶全淹、冠层半淹和根部渍水对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下枫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较高富氮水平(16和6 mg.kg-1)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低富氮水平(0.5 mg.kg-1)、零富氮水平(0 mg.kg-1)和对照。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或NPQ)随富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则相反。不同富氮水平淹水胁迫下,枫香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淹水1~30 d各富氮处理间的Fv/Fm差异均不显著,但淹水40 d,各处理间的Fv/Fm下降幅度明显增大,而且较高富氮水平(16和6 mg.kg-1)枫香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低富氮水平(0.5 mg.kg-1)、零富氮水平(0 mg.kg-1)和对照。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富氮可缓解淹水对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损害,枫香在富营养的湿地环境中适应性更强,可作为滩地造林和湿地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