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6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林业   204篇
农学   698篇
基础科学   109篇
  456篇
综合类   2286篇
农作物   468篇
水产渔业   1815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圣云和北蓝为材料,研究了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半高丛越橘以醇类、酯类、萜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北陆检测出16种,圣云17种,北蓝23种。2-甲基丁酸乙酯和β-芳樟醇是半高丛越橘的特征香气,构成了半高丛越橘特有的香气,同时乙酸丁酯、2-丁酮、D-柠檬酸为北陆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2-丁酮为圣云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乙酸己酯、己醛为北蓝的特征香气成分,品种间特征香气的差异形成了半高丛越橘品种间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2.
桑树作为传统中药材的来源,具有抗炎、杀菌等作用,这与桑树各部位中含有多糖、多酚、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有关。桑叶具有易采集及生物量大的优点而得到了最多关注。桑叶中多糖、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增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因此桑叶或其提取物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对动物的健康有积极影响。桑叶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应用于畜牧生产中。但桑叶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以发酵或青贮后饲喂动物为宜。综述了桑生物活性成分对动物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并通过总结桑叶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桑叶在改善肉质、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及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合适添加量。在饲料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3%、4%和5%)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为6种配合饲料,用以投喂南美白对虾,饲养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天蚕抗菌肽对南美白对虾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水平天蚕素抗菌肽会抑制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下降,但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和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不断增加,3%组南美白对虾的ACP、POD和SOD含量达到最大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的不断上升,3%组南美白对虾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速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 [关键词]天蚕抗菌肽|南美白对虾|抗病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4.
中国生漆漆液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生漆三个自然层次漆液的化学成分,显微构造和干燥性能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各层漆液中生漆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漆酚及四种基本组分(I~Ⅳ)的含量自上而下明显递增,丙酮粉末,漆酶含量与活性,水分,树胶质和灰分含量自上而下呈递增趋势;生漆成膜的干燥速度以下层最快,镜检观察表明,生漆是一种油包水(W/O)型乳状液,本文还提出了分层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林檎的生物学特性、叶的化学成分及在不同时期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综述了林檎的开发利甲前景.  相似文献   
136.
兰考泡桐木材成分的变色行为及其变色过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祖勃荪  周勤 《林业科学》1998,34(3):97-103
从兰考泡桐木材的含水甲醇浸提物分离出梓醇、泡桐素和芝麻素三种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变色试验。结果显示,pH值是影响梓醇变色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氧气同时作用可导致泡桐素和芝麻素变色。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兰考泡桐木材成分变色也有明显影响。泡桐木材变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了这些成分在变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相似文献   
137.
This study is part of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ried shiitake mushrooms (Lentinula edod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sumer preference.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a trend survey that examined the preferences of consumers using questionnaires combined with sensory evaluation. From the original preference (OP) survey, the distributions of OP divided by age class (AC) were statistically equal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2000. The medians of OP for teenagers and twenties were “neutral” and “slightly like,” respectively. A firm preference 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ose in their twenties. It is empirically realized that sensory intensity (SI) scores that were too high or too low led to a low hedonic preference (HP) score. The same tendency was seen for “neutralists” and “likers.” In addition, almost all distributions concerned with H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000 and 2005; for example, that of SI divided by AC.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ference for dried shiitake mushroom has been unaffected by the passage of the past 5 years. Dried shiitake mushrooms have been used from ancient times and for many dishe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eference appears to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相似文献   
138.
以甘肃省漳县产沙棘籽提油后的渣为原料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油渣中含有十多类化学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可食纤维素、钾、镁、铬、硒和锰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说明沙棘籽中的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在提油之后仍遗留在油渣中。为了提高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沙棘籽的附加值,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棘籽油渣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开发这些成分的新用途,对沙棘籽实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9.
阿月浑子总酚含量与褐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阿月浑子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季节以及组培苗不同继代时期,植物体内总酚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阿月浑子富含多酚物质,叶片总酚含量最高,不适合组培试验;茎段含量较少,较适宜组培且春季取材最佳。组培苗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酚类物质总量也有所增加但是幅度不大。通过对褐化抑制剂的筛选,确定适合阿月浑子组培实验的抑制剂为PVP,其剂量以1.3~1.5 g/L较好。  相似文献   
140.
以微波处理为辅助手段,应用水浴法提取菊花中水溶性成分。对利用微波技术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g∶30ml,在微波功率为175W条件下处理时间10min,再在70℃水浴锅中浸提30min,得到总水溶性成分提取得率在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