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62篇
  85篇
综合类   612篇
农作物   530篇
水产渔业   1166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中国海洋鱼类种类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燕  陈大刚 《齐鲁渔业》1997,14(2):18-20
中国海洋迄今已记录有3048种鱼类,分属288个科,约占全球海洋鱼类总数的23%,是世界鱼类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类多样性程度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南海高达2050种,但单种资源量小,黄渤海只有327种,但一些单种资源量较多,中国海洋针种以暖水种居多样性的高达87.8%,也有大量暖温种和少数冷温种,但无真正冰水各,中国海缺乏世界级的高产渔获种类。  相似文献   
52.
东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海区1956-1995年计40年的海洋捕捞产量统计数据,研究东海区小黄鱼等10个主要种类渔业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东海区主要种类渔业发展过程符合渔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经历未开放、开发中、成熟和衰退4个阶段,且主要种类如带鱼、大黄鱼、马面Tun等渔业大多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从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必须加强渔业管理、控制捕捞强度等使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3.
浙江省作为沿海省份,随着其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一方面工业企业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使得污染物最终流入大海,从而破坏了水产品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加大了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环境形势严峻,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文章拟从分析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引起的海洋污染入手,着重阐明海洋环境的好坏与水产品出口的关系,并提出发展水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海洋渔业面临资源衰退、渔场减少、因渔民众多而监管成本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视觉对渔民协会在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江苏海安县老坝港镇捕捞协会为对象,对理论推演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老坝港捕捞渔民协会的成立,一方面能够在保证转业者福利不低于捕捞业的情况下,协助转业者寻找替代性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降低捕捞业的劳动力人数,减轻对渔业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能使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政府和渔民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已成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海洋渔业所涉及的面广、点多、点分散等特点,在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无线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海洋渔业也能象其它行业一样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加快渔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6.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与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章重点阐述了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近期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7.
黑龙江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黑龙江水系鱼类调查所获标本和参考文献资料,对 黑龙江鱼类区系进行了研究。黑龙江水系共有鱼类120种(包括8亚种),隶属82属24科;河口海淡水鱼类和溯河性鱼类为22种,纯属淡水鱼类计89种,尚包括移植放流鱼类6种,土著鱼类仅为92种。  相似文献   
58.
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福建近海的捕捞压力,打破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解决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在春夏汛灯围淡季作业问题,于1989 ̄1991年5 ̄9月,对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进行生产性探捕。在专业生产调查中,从统计的渔获量和其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期间表明: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有开发利用价值,不仅为福建灯光围网作业开创一条新路,而且为今后重点开发该渔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60.
  • 1. Recreational shore fishing along the coast of the marine reserve of Cap de Creus (NW Mediterranean) was studied in 2007 and 2009 based on roving creel surveys (on‐site angler surveys during which anglers' harvests are examined by the survey clerk).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impacts of this leisure activity on coastal fish stocks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exotic baits.
  • 2. Recreational shore fishers employ seven different fishing techniques, of which the bottom fishing rod (a fishing rod whose hooks, together with the bait, lie on the bottom or near it by means of a heavy weight) is by far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nearly 90% of observations). In total, 25 fish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atch from the bottom fishing rod.
  • 3. The estimated annual shore fishing catches (c.3 tons)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recreational boat and spear fishing (c.20 tons each), and those from commercial (artisanal) fishing (c.50 tons). The weighted mean vulnerability index and trophic level values in the catch from the bottom fishing rod are 52.2 and 4.03, respectively.
  • 4. A minimum of 43% of the baits used by the shore anglers were live, non‐native species (mostly polychaetes).
  • 5. Overall,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shore angling on coastal fish communities of a protected area and the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risk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exotic marine baits, which constitute a potential and unregulated vector of introduction of non‐native species in the Mediterranea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