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43篇
  259篇
综合类   55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开发优质饲用灌木建立长期人工灌草丛草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广西草地基况低劣和补播优良牧草改良山地草地特别是石灰岩草易退化的现状,并根据部分天然石灰岩草地补播优质豆科饲用灌木建立人工灌草从草地的初实践,提出了用速生、高产、优质、耐旱、耐瘠薄、侵占性和竞争力都极强的优质饲用灌木建立人工灌草丛草地的发言奶措施。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导了细鳞鱼(Braochymystax lenokP.)的形态构造、食性及其生态环境。调查了华北地区细鳞鱼分布变化情况,并阐明由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是引起该种在华北地区分布范围缩小的原因,同时提出保护细鳞鱼资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用1500μW/cm2的紫外线照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60 s以进行灭活处理,并使之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受精,在卵子受精后排出第一极体前用6-DMAP(50 mg/L)处理受精卵,持续处理35 min,抑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排放,诱导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采用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显微观察法,对灭活的长牡蛎精子诱导的栉孔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灭活过的长牡蛎精子进入栉孔扇贝卵子后发生轻微膨胀;在第一次卵裂中期,精核形成一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位于两组分开的母本染色体之间,不参与核分裂;第一次卵裂结束时DCB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中一分裂球中;第二次卵裂过程中,DCB的去向与第一次卵裂时基本一致。6-DMAP处理有效地抑制了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排出,从而使雌核四倍化。对担轮幼虫染色体倍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可以获得6.25%的四倍体幼虫。本研究还对灭活的异源长牡蛎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倍性、核物质分离紊乱及多精附卵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木质部细胞的特征性结构及其受PP_(333)的影响,试验通过对温室葡萄喷施PP_(333)后的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的解离、观察,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PP333处理对各类型细胞的X形态结构没有明显影响;(2)浓度不同对各类细胞的长度和直径抑制作用不同,喷施1500mg/L浓度的PP_(333)对其营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通过该试验的研究,为更好地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果树的生理生态特征和化学调控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机械工程认识实习足本科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分析了过去认识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阐述了机械工程认识实习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和内容。通过组织实施三届大规模的认识实习,验证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47.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冰川退缩,河川径流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8.
闽南山地桉树纤维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 2个试验点 1 3个桉树纤维材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 ,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 ,选择出具有较高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 ,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 0、EC1、EC3、C6共 5个纤维材优良无性系 ,其中尤以C9、C1 0、EC1三个无性系的各性状为最优。这 5个无性系 ,3a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 3 93~ 6 60m、3 83~ 4 97cm ,9 71~ 2 0 48kg·a- 1 和 4 3 6~ 9 5 2kg·a- 1 ,而且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 ,可进一步扩大繁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皂荚生产上存在的没有工业原料专用良种的问题,在枣庄、邹城、临沂等地现存的3万余株20~300年生皂荚大树中,筛选出优良单株4株,分别在山亭区、峄城区、滕州市、市中区等地进行生长量、产量、适应性、稳定性比较试验。综合分析,选择出工业原料用羊肠子、多刺速生、长荚、早丰等4个优良无性系,其产籽量超过对照48.3%~142.5%,其它指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0.
Recent studies have remarked on differences in the life cycles of individual fine roots. However, the dynamics of individual roots with different life cycles, such as ephemeral and perennial, during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are still unknown. We examined individual roots during fine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in a mature stand of Chamaecyparis obtusa Sieb. et Zucc. (Cupressaceae) using the sequential ingrowth core method and an anatomical method. The visual classification, i.e., orange, red, brown, intact dead, and fragmented dead, of fine roots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 Orange and red roots contained passage cells, and brown roots contained cork cambium. The proportions of protoxylem groups differed among visual classes. Brown secondary roots were mainly triarch (43%) and tetrarch (40%) and rarely diarch (12%), whereas fragmented dead roots, which constituted more than 95% of the dead roots, were mainly diarch (67%).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triarch and tetrarch roots tend to form secondary roots, whereas diarch roots tend to become dead roots without secondary growth. Using the numbers of root tips and clusters,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tages: colonization, branching within the root system, and maintenance.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stage, mainly triarch and tetrarch roots, which tend to be secondary growth, invaded ingrowth cores. During the branching stage, primarily diarch roots, which tend to be ephemeral, emerged. Fine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involved the recruitment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roots during the life cycle depending on the growth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