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5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212篇
基础科学   22篇
  649篇
综合类   966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804篇
畜牧兽医   1132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S. Boisen   《Livestock Science》2007,109(1-3):182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alyses of feedstuffs and diets are integrated in the new Danish fe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pigs.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potential physiological energy and standardised digestible amino acid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energy value of actual batches of feedstuffs and complete diets for pigs, two different in vitro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proved to analyse precisely the digesti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at faecal, as well as at ileal, level in the pig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protein value in the diet, table values for standardised digestibility of amino acids from the individual feedstuffs are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amino aci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pecific pig category. The results in the present paper indicate that in vitro analyses for digestibility of crude protein in feedstuffs are a reliable tool for calculation of standardised ileal digest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mino acids. Thus, the results may question the need for future experiments with surgically modified pigs for analysing ileal digestibility of amino acids in protein sources. Alternatively,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alyses appear to have a general potential for a precise evaluation of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in actual batches of feedstuffs and pig diets.  相似文献   
112.
为探究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对缺磷胁迫的生理和代谢响应,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正常供磷(+P处理)和缺磷(-P处理)对假地豆生长及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降低了假地豆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但促进了根系生长。随后,代谢组共检测到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267个代谢物,可被分为12类。其中,叶片和根系的缺磷胁迫差异累积代谢物(DAMs)均为79个。缺磷处理导致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原花青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积累显著增加,而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的积累显著减少。此外,缺磷处理使根系的8个有机酸和4个糖及醇类的积累显著增加。综上,假地豆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调整代谢物积累来提高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析假地豆适应缺磷胁迫的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116.
【目的】 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丁酸梭菌组灌服荧光标记的丁酸梭菌,3 h及16日龄进行解剖并采集回肠上皮细胞观察荧光情况。随后另外选择3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1~6 d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在16和21日龄时,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中段内容物,测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微生物种类、物种丰度比例、菌属以及蛋白功能丰度等差异分析。【结果】 3 h及16日龄丁酸梭菌组回肠上皮细胞周围均呈现出荧光现象,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定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回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1日龄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在盲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肉鸡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异戊酸和己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21日龄丁酸和异戊酸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均显著增加(P<0.05)。门水平上微生物种类分析发现,16日龄样本中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最高;21日龄样本中微生物种类增多,其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较高,16和21日龄试验组的优势菌群均高于对照组。物种丰度比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6日龄试验组厌氧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去氟球菌属、丛毛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7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降低(P<0.05);21日龄试验组铁杆菌属、毛球菌属等6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变形菌属、浮霉菌属、装甲菌门GP5的物种丰度属显著降低(P<0.05)。菌属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布劳特氏菌属,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未分类毛螺旋菌属;21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未分类拟杆菌、毛球菌属、乳酸杆菌目、乳球菌属等,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诺兰克酸杆菌GP4、丛毛单胞菌科等。菌群蛋白功能丰度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甲基受体趋化性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氨基酸转移酶亚基A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21日龄试验组ECF亚家族RNA聚合酶δ-70因子、丙氨酸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酸梭菌可以在肉鸡回肠上皮细胞中定植;丁酸梭菌可增加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微生物种类及有益菌属,提高物种丰度及功能蛋白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17.
几种酚酸对毛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连续多年覆盖后雷竹林产生的衰退减产问题,从竹林覆盖物料对竹子的化感作用角度对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外施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酚酸以及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探求酚酸等化感物质对竹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液浓度的上升,几种酚酸和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的抑制作用增强.稻草、竹叶2种覆盖物1倍浸提母液处理后长出的种子胚根迅速失活死亡,5、10倍2种浸提母液对发芽势、胚根长度、胚根质量有促进作用.1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使胚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减少24.49%~48.99%,胚根质量减少9.17%~38.08%;5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可使胚根长度减少73.48%~88.63%,胚根质量减少76.00%~90.83%.据此认为,覆盖物产生并在土壤中累积的大量酚酸可抑制竹林根系生长,并导致雷竹林经连续多年覆盖后衰退和减产.  相似文献   
118.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从生物膜膜脂的组成和配比的角度来探讨抗寒机理已有很多的报告,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研究还不很多。以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支持了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但各种植物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一些相反的结论。为了比较杨树耐寒品种和不耐寒品种在化学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别,本研究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耐寒欧美杨(45杨)和不耐寒美洲黑杨(69杨)的膜脂总脂肪酸、磷脂组分的配比和总磷脂含量,为判别杨树无性系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李占君  郭兴  徐宜彬  杨逢建 《林业科技》2020,45(3):23-25,62
采用不同提取方式对塔拉籽油提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构成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在索氏、超声、超临界3种提取方式中,超临界在塔拉籽油的提取率和脱酸方面表现最好,相关理化指标的表现也较好;塔拉籽油脂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二十二碳酸等8种脂肪酸,不同提取方式对脂肪酸构成及含量无明显影响,超临界为塔拉籽油最优提取方式。  相似文献   
120.
The diversity of Ascocoryne cylichnium, Nectria fuckeliana and Neobulgaria premnophila isolates expressed as variation in their fatty acid and sterol composition was investigated. Despite high within-species variation,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fatty acid and sterol composition between species were evi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