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7篇
  23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总结浙西南山区巨峰葡萄平棚避雨栽培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核桃黑斑病发病侵染规律及原因分析,采取加强水肥土管理,合理修剪,减少密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谨防蛀果害虫;越冬管理;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防治,可有效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花椰菜的单球质量、成熟期、株高株展、花球品质等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花椰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以及性状相关性研究对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必须注重与田间调查相结合,只有将遗传规律与田间调查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育种效率,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滇朴干基腐朽病的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滇朴干基腐朽的病原为伏革菌科隔孢伏革菌属的乳白隔孢伏革菌。该病害的发生随温度的升高、树龄的增长、降水的减少而逐渐严重,在土壤瘠薄、保水能力差的区域内发病严重。药剂防治80d后,用急救回生丹:金雷:水=1:1:50树干注射、包干的相对防效达86%;枝、干、叶喷70%甲基托布津+杀毒矾700倍液的相对防效为79%;根部浇灌58%的雷多米尔+杀毒矾800倍液的相对防效为81%。  相似文献   
15.
16.
峦大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的峦大杉与杉木对比试验林为试材,通过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探讨峦大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峦大杉树高平均生长量12年生时达到最大值0.96 m·a-1,连年生长量在1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1.35 m·a-1,峦大杉树高的快速生长时期是造林后12 a内;胸径平均生长变化平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连年生长量增速较快,16年生时出现明显高峰值1.45 cm·a-1,且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材积连年生长量稳步增加,18年生时出现最大值为0.00543 m3·a-1,平均生长量在10年生之前变化平缓,10年生之后变化较大。利用理查德方程拟合峦大杉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过程,分别为:树高H=16.596(1-e-0.13554t)1.8279、胸径D=16078.496(1-e-0.00019t)1.2677、材积V=0.02276(1-e-0.02646t)1.3974拟合效果好,树高、胸径、材积拟合方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1782、0.8528、0.0000194。  相似文献   
17.
百合枯萎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百合枯萎病是甘肃省百合产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证明,百合枯萎病系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 Sheldon)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Mart.)Sacc.]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袍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害的发生与连作、线虫、栽培技术及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多菌灵对此病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温室有害软体动物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的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证明,填实育苗营养袋间的空隙防治效果达89%;地面撒布呋喃丹3%颗粒剂,施用量8.3g/m2,防治效果达80%~95%,方法可行,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学科研究人员数量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学科文献作者数量的分布及其增长规律反映了学科人员数量的变化。文章采用扩散系数和平均拥挤度两个指标,分析了生态学文献作者的分布特点;并根据指数曲线模型时间常量的计量学特点进行了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的文献作者增长规律分析。结论是,生态学文献作者按各分支学科分布具有聚集特性;平均拥挤度从1998年后明显逐年增加;15个分支学科文献作者人次符合指数增长规律;所得模型的时间常量与实际增长率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质处理、不同肥料配方的高山松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0年在迪庆州小中甸国有林场中心苗圃进行了不同基质和不同肥料配方对高山松苗木高生长影响的育苗试验,结果为:该地区高山松年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基质处理方式和肥料配方对出苗期并无太大影响,温度是决定出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物理结构对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是决定速生期苗高生长的关键因素;就当地泥炭而言,保持其原始结构对苗木前期生长更为有利;T肥和T K肥配方是最适合高山松生长发育的肥料配方;脱盐处理与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