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2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林业   342篇
农学   820篇
基础科学   36篇
  401篇
综合类   4099篇
农作物   610篇
水产渔业   591篇
畜牧兽医   2078篇
园艺   429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对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产奶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新的中国荷斯坦牛群中将转运蛋白颗粒复合体9(TRAPPC9)基因作为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遗传效应验证。研究利用混池测序寻找SNPs位点,结合前期GWAS结果筛选到的SNPs位点,进而分析这些多态性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SNP1、SNP2位点对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效应均显著(P0.05);SNP3位点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SNP4位点对乳脂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SNP5位点对乳脂率和乳糖率的效应显著(P0.05)。同时发现TRAPPC9基因的表达量对产奶性状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TRAPPC9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对产奶性状无直接显著影响。该结果进一步表明,TRAPPC9基因可以考虑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应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2.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植物果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综述了果实成熟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基于已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果实在成熟过程存在总体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的情况,也有部分果实的总体DNA甲基化水平随果实成熟呈现升高趋势。此外,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特定基因尤其是与成熟相关的基因在去甲基化酶作用下发生去甲基化进而影响果实成熟。引起果实成熟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机制总体而言是受到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植物特有的RdDM途径的综合调控。本文为深入解析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戴剑  吴燕 《种子》2011,30(11)
SSR分子标记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初学者如不能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要点,就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获得试验结果.本文分别介绍了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等实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普及SSR分子标记实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4.
沃玉964玉米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沃玉964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沃玉964玉米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从72对玉米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沃玉964双亲间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6对引物(分别为Phi090、umc2105、bnlg2305、umc1125、phi065和umc1506),可用于沃玉964的真实性检测,同时可为鉴定种子纯度提供参考。该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为生产上沃玉964真实性的快速、有效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86-287
研究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工程学的研究思路来设计出新的生物系统,或者是改造之前的存在缺陷的生物系统。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其在生物医药、农业以及环保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而在合成生物学当中,DNA组装技术是其中的较为关键的一门技术。如果将这门技术发展完善,那么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将会更快。因此,对合成生物学中DNA的组装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且研究了其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6.
DNA链断裂在细胞中持续发生,可导致染色体重排和基因组不稳定或细胞死亡。最常见的是DNA单链断裂,单个细胞每天可成千上万次发生,会阻碍RNA/DNA聚合酶的反应,干扰基因转录和基因组复制。如果DNA单链断裂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在基因组复制过程中会演变转变为DNA双链断裂,从而激活一系列的DNA损伤反应。在DNA的损伤修复途径中,ADP核糖基化行使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本文将详细阐述ADP核糖基化参与的具体DNA损伤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来源花生品种的ISSR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3对ISSR引物对28个栽培种花生品种进行PCR扩增,研究这些品种的DNA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7对引物检测到明显的多态性,从28个花生品种中扩增出9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达到79条,多态性比率为87.8%,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2.86条带,11.29条为多态性条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411~0.800之间,平均为0.620。在UPGMA聚类分析简单匹配系数值为0.57处,可把28个花生品种分成3个品种群。由此表明,这些不同来源的花生品种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亲缘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108.
109.
指纹指手指表面由交替的"脊"和"谷"组成的平滑纹理模式,其形成取决于胚胎中形成手指表皮部分的初始环境,有很强的随机性.包括指纹在内的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采-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识别的热门技术,而在生物识别领域,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匹配、电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现今,自动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海关、银行等需要进行身份坚定的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自动指纹识别技术又提供了一种解决网络积及数据库安全和保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