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4篇
  64篇
综合类   679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浙江农林大学翠竹园,于2009年对引进的金明夜叉竹出笋、高生长的过程进行了观测,总结了在各个出笋期的出笋量,发现盛期出笋量占总出笋量的83.2%,并对出笋量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在出笋期气候条件下,温度、湿度越大其出笋量越多;幼竹竹秆日生长量也遵循"慢—快—慢"的规律,每天增长约2.8 cm,对其生长过程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决定系数R2=0.9871,金明夜叉竹的日生长量逻辑斯蒂方程为X2=136.056 3/(1+EXP(2.115 2-0.092 040 X1));并对幼竹枝条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决定系数为R2=0.992 5,枝条生长逻辑斯蒂方程为X2=32.291 7/(1+EXP(2.041 2-0.172 231X1)。  相似文献   
952.
以青稞(Hordeum vulgare Linn.var.nudum Hook.f.)春性新品种藏青2000、藏青85、喜拉22为材料,藏青320作为对照,采用尿素、微生物肥料和空白(对照)3个肥料处理,研究青稞各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的叶龄、叶龄余数、叶龄指数与穗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品种不同肥料处理间,各穗分化时期叶龄数差异较小;各品种穗分化前期(伸长期至内外颖分化期)的叶龄余数高于穗分化后期(雌雄蕊分化期至毛状期),随着穗分化的进展各不同肥料处理间叶龄余数逐渐减少,且整个穗分化过程中不同品种叶龄余数间无明显差异;穗分化前期各不同肥料处理品种间的叶龄指数差异较小,但随着穗分化的进展,穗分化后期各肥料处理下不同品种间的叶龄指数差异越来越明显,且随着穗分化的进展其叶龄指数也逐渐增大。表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龄指数是从不同角度反映青稞幼穗分化进程的形态数量指标,在品种类型和生态条件基本明确的基础上,用叶龄指标衡量穗发育进程较为直观实用;当生态条件适宜而品种类型不同时,采用叶龄余数指标较为可靠;而在基因型确定、生态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叶龄指数指标为宜。为青稞新品种栽培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3.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外植体与外源激素诱导轮叶党参不定根的能力来探索轮叶党参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方法]切取轮叶党参无菌实生苗的叶片和茎段,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中,考察不同外植体与外源激素诱导生根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定根的诱导增殖。[结果]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对不定根诱导能力不同,茎段诱导不定根的效果明显优于叶片。不同生长素对轮叶党参不定根诱导的影响中,IAA对不定根的诱导效果优于NAA。当IAA浓度为1.0 mg/L时的诱导培养效果最佳,茎段的生根率达到最高,可达92%。[结论]为轮叶党参的大规模组织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究香蕉防御酶与抗枯萎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抗病品种粉杂一号和感病品种广粉一号为研究材料,测定了香蕉不同抗性品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根部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内的防御酶系活性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香蕉品种对枯萎病菌抗性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则需进一步研究.[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香蕉抗枯萎病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目的】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主产区均有发生,给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侵染引起的一种气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明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的情况,为田间防治斑点落叶病提供新的生防资源,并为病毒的多样性以及进化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从全国8个省份采集有典型症状的组织样本,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培养;通过dsRNA的提取及凝胶电泳明确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的情况;通过菌株培养特性、菌丝生长速率、在果实及叶片上的致病力测定揭示携带dsRNA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克隆技术对QY-2菌株携带的dsRNA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自我国苹果产区获得102株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株的纯培养,通过dsRNA的提取及凝胶电泳明确了5个菌株带有明显的dsRNA条带,携带的dsRNA分为4种类型,类型I(菌株YT-3-7)dsRNA在8、2.5和1.5 kb左右;类型II(菌株SJZ-4)dsRNA在8 kb左右;类型III(菌株QY-2)dsRNA在3和0.8 kb左右;类型IV(菌株CL-2-6和SQ-1-1)dsRNA在2.5和1.5 kb左右。含有dsRNA的菌株培养性状多样,菌落特征、生长速率与dsRNA携带与否及类型没有明显的关系,含有dsRNA的菌株大多属于弱致病力菌株。QY-2在叶片和果实上的致病力均最弱,确定其携带的dsRNA病毒基因组包括5个dsRNA片段,分别为dsRNA1—dsRNA5,片段大小依次为3 665、3 054、2 824、2 819、831 nt,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K672910、MK672913、MK672912、MK672911、MK836314。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依次为124、83、84、83、13 kD。经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与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 1遗传关系最近,确定其为产黄青霉病毒科(Chrysoviridae)、β产黄青霉病毒属(Betachrysovirus)的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暂定命名为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 2(AaCV2)。【结论】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携带dsRNA群体多样,dsRNA的有无及类型与寄主病原菌培养性状没有明显相关性,携带dsRNA的菌株多为弱致病力菌株,致病力最低的QY-2菌株携带AaCV2。该菌株的弱致病力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为苹果斑点落叶病提供新的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956.
李强  王保通  王芳  井金学  任亚琴  王辉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6):1128-11311142
为了明确2000~2006年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条锈性,采用条锈菌优势小种对1 212份小麦高代品系以及339份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分小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对条锈菌优势小种CY31、CY32及Su11-14的抗病性普遍较低,新育成小麦高代品系和陕西省区试品种对三个菌系抗病的频率分别为10.43%~55.30%和8.89%~44.82%.其中,远缘杂交后代品种(系)的抗锈性较好.另外,2001~2006年在自然诱发发病情况下,陕西省小麦区试岐山点和杨凌点共292份品种,抗病品种频率分别为5.88%~50.88%和0~50.88%.  相似文献   
95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rown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coronata f.sp. lolii) in Italian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 on plant growth and interference ability in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Rust‐infected Italian ryegrass plants produced seeds with lower weights than healthy plants (on average proportionately 0·36 lower). Furthermore, the early seedling vigour of plants from rust‐infected parents was reduced by 0·50 compared with seed from healthy parents. Under disease‐free conditions in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mature plants from rust‐infected parents produced 0·13 less shoot dry weight, 0·15 fewer tillers, 0·11 fewer leaves and 0·25 less leaf area than plants from healthy parents. As such, the effects of crown rust in Italian ryegrass persisted for at least on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Under rust‐infected conditions in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plants from healthy and rust‐infected parents was minimal. This suggests that any advantage plants gain from having healthy parents, compared with rust‐infected parents, might be lost when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is grown under conditions of rust infection. Irrespective of rust infec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the magnitude of intra‐specific interference was greater in monocultures of Italian ryegrass from healthy parents than in those from rust‐infected parents.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inter‐specific interference and the relative interference ability of plants of rust‐infected and healthy parents did not diff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to plant ecolo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8.
以病原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为材料,建立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的平板检测方法.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果胶,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4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大;纤维素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5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在此基础上,筛选已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减弱突变体,获得了2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酶活性显著降低的致病突变体.  相似文献   
959.
FTIR光谱主成分分析鉴别不同产地青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不同产地的19份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种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产地青稞的平均红外光谱图整体上相似,借助指纹特征区域800~1 600 cm-1红外光谱,利用DP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超过99%,同时从荷栽图可知,3个主成分代表了样品在该段光谱上的主要信息,主成分空间中样品汇集成不同的类别,可基本鉴别不同产地的青稞.在某种程度上,样本分布密度稀疏,也反映了样本间的亲缘关系.该方法为无损鉴别不同产地青稞种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可有效反映不同产地青稞种子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0.
目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29、CY31、CY32和CY33已成为我国很多小麦产区的优势流行小种,为明确这4个小种间亲缘关系及其与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CY29、CY31、CY32和CY33的基因组DNA进行了AFLP标记分析,并与这4个生理小种的毒性分析相比较.结果表明;AFLP分析和毒性分析各将4个生理小种分为2个类群,两者的相关系数r=0.014.4个生理小种AFLP分析遗传多样性高于毒性分析遗传多样性,生理小种间遗传相似度较高,但两者相关性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