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金丝慈竹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金丝慈竹愈伤诱导的最佳配方MS 2,4-D 5 mg/L 6-BA (0.2~0.5)mg/L;记录了愈伤发生过程中不同类型愈伤的发生时间及生长状态,并通过对健康的I型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筛选出最佳增殖配方MS 2,4-D(2~3 mg/L)46-BA 0.2 mg/L NAA 0.5 mg/L.通过对增殖后健康的I型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实现了器官再生,并获得最佳芽体分化配方MS 6-BA 5 mg/L NAA 0.2 mg/L及不定根系发生诱导配方MS 6-BA 1 mg/L NAA(0.5~2mg/L).  相似文献   
22.
郑莉  黄俊斌  向培建 《草地学报》2006,14(4):315-318,327
从宜昌市夷陵区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分离出引起叶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侵染高羊茅,在26℃和光照下,在PDA培养基上培养6d后菌落呈墨绿色,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有4个横隔膜,平均大小为30.6~17.0μm×10.9~13.6μm,中部3胞暗色,第3个细胞基部膨大;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近缘弯孢(Curvularia affinis)的同源性是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测定,认为该菌为C.affinis,这是C.affinis引起草坪型高羊茅叶斑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Ca(NO3)2;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5℃10min和60℃10min。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龙山县慈竹资源分布、慈竹林地的母质母岩、土壤类型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慈竹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区域表现良好;龙山县林地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区域,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各方面的条件均能较好地满足慈竹生长需要;慈竹在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生长良好,可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4.
为拓展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对慈竹纤维化单板进行热处理,探讨蒸汽压力和热处理时间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改善;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大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材料的静曲强度和水平剪切强度显著降低,弹性模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建议根据产品需求来选择适宜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5.
刘鹏  田长彦  张科 《种子》2007,26(8):16-20
自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了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 C.A.Mey.)种子,实验室内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探讨不同浓度(0、0.2、0.4、0.6、0.8、1.0 mol/L)的NaCl溶液和不同温度(5、15、25、35℃)处理对紫翅猪毛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将盐胁迫下未萌发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观察其在盐胁迫解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浓度低于0.2 mol/L的NaCl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随NaCl浓度增高紫翅猪毛菜种子萌发率降低。在25℃时,种子耐盐临界值为0.501 mol/L;极限值为1.009 mol/L。将在盐溶液中处理9 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表明一定程度盐分胁迫不影响种子萌发潜力,其萌发恢复率随原处理溶液抑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讨论了紫翅猪毛菜种子萌发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结合广西防城港海区的水质和环境条件,探讨影响牟氏角毛藻生长的主要理化因子,筛选最佳理化参数,为规模化扩培生产提供技术数据.[方法]采用单因子变量方法研究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其中盐度设置0‰、5‰、10‰、20‰、30‰、35‰、40‰共7个梯度,温度设置25、28、31、34℃共4个梯度...  相似文献   
27.
对四川芦山生长发育进程中的慈竹秆形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慈竹节间长度、直径在林龄1~3a间迅速增加;在林龄3~5a间,节间长度缓慢增加,直径变化幅度较小。林龄3a时,慈竹节间平均长度、直径、壁厚分别为:37.99cm,32.94mm,3.46mm,均达到慈竹平均用材水平。对株龄1~3a(林龄3~5a)慈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得出,竹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均在株龄3a时最大,分别为0.570g/cm3、69.475Mpa、18.833Mpa;径、弦向干缩系数在株龄1a时最大,为0.339、0.330;株龄为2a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最小;株龄3a时,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已达到结构用材需求。  相似文献   
28.
四川慈竹生长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典型调查方式,在四川省慈竹的主要分布区域设置33个样地,对慈竹的生长现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各地慈竹生长差异显著;各立地因子对慈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地区〉坡度级〉土壤肥力〉海拔。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将33个样地划分为3个类型,2个亚型。  相似文献   
29.
长江口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受试生物,检验不同浓度的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其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试验,探讨长江口底泥污染物析出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20%时,底泥浸出液对牟氏角毛藻和微绿球藻生长影响不显著;高于20%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加明显。悬浮液抑制作用强于浸出液。浸出液对叶绿素a含量增长的抑制作用,在牟氏角毛藻试验的第4天开始显现,在微绿球藻试验和悬浮液试验中,第3天就开始显现。在较低浓度中,微绿球藻对污染物的反应更加灵敏,而牟氏角毛藻是适合较高浓度的受试物种。底泥重金属溶出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杀鲑气单胞菌杀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几丁质酶对硅藻杀灭作用,以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和其几丁质酶敲除菌为研究对象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进行共培养并探究其作用差异。结果表明:杀鲑气单胞菌野生株和缺失株分别与牟氏角毛藻共培养48 h后,野生株对牟氏角毛藻的杀藻率达到9.18%,而缺失株无明显杀藻活性;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发现野生株细菌能够裂解牟氏角毛藻的细胞壁,而缺失株不能。结果证实杀鲑气单胞菌因具有几丁质酶而对藻类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