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2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林业   457篇
农学   369篇
基础科学   76篇
  231篇
综合类   3773篇
农作物   278篇
水产渔业   2352篇
畜牧兽医   2791篇
园艺   714篇
植物保护   35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秀雅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瓜菜育种中心2001年育成的黄瓤优质小西瓜新品种。熟性早,全生育期82—86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单瓜重2—2.5kg。爬地栽培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立架栽培可达4000—4500kg。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品质优,口感风味好。  相似文献   
122.
小麦引进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110个小麦引进品种在自然病圃区进行了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55个 ,其中有34个品种生育期接近于扬麦158,且田间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3.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4.
广西植物性农药资源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诚华 《广西植保》2002,15(2):29-31
植物性杀虫剂由于具有对人畜及害虫天敌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等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广泛研究 ,目前已成为新农药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广西地处亚热带 ,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开发植物性杀虫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 1 994年《广西通志》统计 ,广西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共2 88科 ,1 71 7属 ,835 4种 ,占全国已知维管束植物种数 ( 2 780 0种 )的 30 .0 5 %。其中药用植物共约 40 64种 ,占全国药用植物种数 (约 70 0 0种 )的 5 8.0 6%。《中国有毒植物》一书列入有毒植物 1 30 0余种 ,其中360…  相似文献   
125.
林开武 《食用菌》2002,24(1):34-35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 ,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1 病害症状平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褐斑病 ,都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 ,假单孢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 ,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 ,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菇盖局部呈微黄色 ,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 ,成菇菌褶扭曲 ,萎…  相似文献   
126.
郑抗无籽4号(原名金玫瑰无籽1号,见本期封面)西瓜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多倍体西瓜品种选育课题组1993年育成,开封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参与试验与推广,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生产性状、产量、耐贮运性等综合性状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27.
应用DAS-ELISA对分别于1998年在河南、陕西和1999年在河南、陕西、河北和山西采集的葫芦科病毒病样本84份、186份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检测,表明该病毒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ZY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8%和57.5%熏在北京和河南临颖县ZYMV发生率较低熏≤23.1%,在其余地区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开封、孟津,山西运城,陕西西安其阳性检出率在40.0%~92.9%之间。除冬瓜样本没有ZYMV外,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小西葫芦、苦瓜、黄瓜和瓠子均受到ZYMV的侵染。不同地区、年份和作物之间ZYMV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对18份西瓜品种的抗ZYMV温室人工接种鉴定的试验表明,目前推广的一些品种对ZYMV缺乏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8.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的AFLP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用41个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代表菌系,在温室条件下,对4个棉花品种鄂荆1号(感)、中棉所12(耐)、文-5(抗)和唐棉2号(抗)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可将供试菌系分为落叶型与非落叶型2类。选取8对AFLP引物PCR扩增的结果中,统计带型稳定、清晰且有多态性的条带,共169条作系统聚类分析,将上述菌系分为2大类,第一类为非落叶型菌系,包括10个非落叶型菌系和1个过渡菌系;第二类为30个落叶型菌系。根据聚类分析建立树状图,发现菌系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依据菌系致病力强弱分类则相关关系不大。选用25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对供试的41个V.dahliae进行AFLP扩增,筛选到2对引物E64(GACTGCGTACCAATTCGAC)、M53(GATGAGTCCTGAGTAACCG)和E49(GACTGCGTACCAATTCCAG)、M65(GAT-GAGTCCTGAGTAAGAG),能分别扩增出433bp和110bp2条仅为V.dahliae非落叶型菌系独有的特异片段,可将落叶型与非落叶型菌系分开,这2条特异片段被命名为EM433和EM110。  相似文献   
129.
一种新的药用真菌--瓦尼木层孔菌(杨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尼木层孔菌(杨黄)是一种新的药用真菌发现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它属于担子菌门的锈革孔菌科。由于它生长在杨树上,且子实层表面为黄色,故当地人称之为杨黄。本文对该菌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0.
迎春花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为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有黄梅、清明花等之称,分布于我国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贵州等省,有野生和栽培两种,其叶、花、茎均可入药.早在<本草纲目>有迎春花"气味苦涩、平,无毒;主治肿毒恶疮,阴干研末,酒服三钱,出汗便瘥"的记载.<贵州民间药物>有"解热剂,治头痛发热、小便热痛"之述.<陕西中草药>载有"活血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无名肿毒"之功.<中草药手册>有"治劳肷疮,花调麻油擦."<全国中草药汇编>除有以上功效外,并有"治口腔炎、痈疮肿毒,外阴瘙痒"等功效.通过体外抗菌实验研究证明迎春花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体内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根据古籍记载及现代药理学实验结果,笔者等用其煎剂对仔猪白痢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