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711篇
水产渔业   1866篇
畜牧兽医   30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20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赤皮病亦称“赤皮瘟”、“擦皮瘟”。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鱼体两侧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鲤鱼也有发病。由秋后及越冬期间寄生虫、冻伤、擦伤及分塘中机械碰伤,春季感染病菌所致,是春季主要细菌性鱼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2.
鱼种是成鱼生产稳产、丰产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大规格的鱼种对环境的适应,逃避敌害,抗病和摄食能力都较强,因而成活率高,起水规格大,达到高产目的,搞好大规格鱼种培育除了应做好“四定”投饵,“三看”施肥,日常巡塘和鱼病防治等饲养管理工作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3.
一、夏季鱼病成因 夏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夏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鱼体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在水温上升后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144.
康惠 《内陆水产》1985,(3):34-34
在夏花培育和鱼种越冬期间常发现有的鱼身上和鳃部长着许多白点,将长有白点的鳃组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不一会就可看到小如针尖的白点在水中不停翻滚,这些小白点是小瓜虫的胞囊。  相似文献   
145.
健康养殖     
渔工 《海鲜世界》2004,(6):59-60
(续上期) 3.鱼病防治 (1)预防 ①放养鱼种前,养殖池塘要彻底清塘.排干池水,亩用块状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第2天耙一遍塘泥,充分发挥生石灰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6.
1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鱼生活水中,其活动人们不易觉察,一旦发病难以发现,即使发现诊断治疗也较为困难,因为鱼发病后大多数食欲丧失,口服药物对它不起作用,打针就更不容易,已经发病的鱼很难治好,投用的药物只能对尚未发病的鱼有预防作用。因此在鱼病防治中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7.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我市精养塘亩产平均已达750公斤,但是,由于饲料、电费大幅度提高(与1990年相比饲料增长180%,电费增加1倍),亩效益反而下降,个别地方出现了高产亏本的反常现象,一些地方开始弃塘种藕、毁塘种稻。究其原因,除市场消费、冬季的南鱼北调等影响外,还与放养模式不合理有关。为此,笔者针对市场变化情况,抓住季节差,设计了双季塘养鱼技术模式,通过1995、1996两年试验,取得了亩产2000公斤,亩获利5000元的显著成绩。现总结归纳如  相似文献   
148.
《科学养鱼》2007,(9):82-82
四、红底板病(又称赤斑病,红斑病、腹甲红肿病) 1.病原体症状及病因 就目前研究的结果,认为红底板病有两种病因:一种是由红脖子病引发的症状,另一种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的症状。在这里,从病原来讲,是针对后一种病因而谈。  相似文献   
14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罗非鱼消费量的增多,其养殖规模也迅猛扩大,与之相伴的是罗非鱼病害日趋严重。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较为频繁发生的病害之一,不仅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广东两地进行了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新尝试,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0.
春季到来后,鱼种、成鱼由于经过较长的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而此时水温回升,各种致病因子开始滋生发育,因而极易引发鱼病;而另一方面,由于此时各种致病因子一般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用药可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春季是防治鱼病的最佳时期,防治措施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说来,春季防治鱼病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