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82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2006年6月份以来,安微、江苏、湖南部分地区的许多猪场爆发了“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病、倒卧不起、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厌食、呕吐、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大便干燥或腹泻,部分病猪皮肤发红变紫,少数毛孔有出血点。哺乳仔猪发病率不变,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大部分发病猪患猪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及病原本病主要发生在散养、中小型规模猪场。多发于高温、高湿的夏季,一旦发病多呈爆发流行。以体质量在20~80 kg的猪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的仔猪和部…  相似文献   
52.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防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母猪和育成期的猪。该病2006年5月在江西首发,后来10多个省相继发病,9月份我县陆续发病。据我县门诊统计,该病发病率约30%,死亡率约30%~50%,乳猪小猪死亡率高达70%~100%。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的猪场发病早,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给富平县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特点从2006年9月开始富平县大面积流行猪蓝耳病;首先在交通要道周围、养猪密集区发病;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的中小猪场发病早,病程长;短时间药物难以控制;多种疾病继…  相似文献   
53.
2006年的猪高热综合症,来势凶猛,传播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是养猪业近年来没有的,不仅使养殖户困惑,焦虑,不安,就连兽医技术人员也无可奈何。1诊断错误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54.
2006年5月,辖区一个体猪场发生了一种以高热、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猪105头,平均重约30kg。该批猪是畜主从家乡  相似文献   
55.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6年5月底以来,先后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并先后波及到南方其他省和北方与东北一些省、市、自治区,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病死及淘汰猪数量约达数千万头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就该病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奶牛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和产奶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症状。病程一般为3~7d。2006年以来,笔者共诊治该病56例,由于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高热症状疾病是目前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疫病类型,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后,容易传染给牛群中其他牛,进而致使牛群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整个牛群都会感染该疫病,从而给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待这种传染疾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减少和避免高热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8.
猪“高热病”的鉴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全国许多省市陆续发生了以猪群体温升高,传染迅速、食欲不振甚至废绝、死亡率高达50%~90%的怪病。许多养殖户称之为"高热病"。目前专家认为该病是以猪瘟、蓝耳病、猪流感、猪圆环病毒为主,继发或多种细菌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性传染病,这对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9.
有些养殖户对奶牛高热不当回事,认为是小病,无关紧要。但有些高热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丧命。这是因为高热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以防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0.
<正>2006年6月份开始,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猪"高热病",并由南向北扩散、蔓延,发病生猪达300多万头,死亡率达10%~30%,有的甚至达50%~100%;今年1—7月,全国有28个省区不同程度地发生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有关单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