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27-2232
通过电镜观察木糖醇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首先采用卡尔加里生物被膜发生装置与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和评价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再选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典型菌株,应用内置载体片法构建生物被膜,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最后,分别通过透射及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浓度的木糖醇对无乳链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影响。内置载体片法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完全成熟需要连续培养4 d,此时细菌黏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等并逐渐将其自身包绕其中;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木糖醇可通过破坏无乳链球菌结构来抑制其生长,且随浓度增加抑菌效果亦显著增加。此外,不同质量浓度木糖醇溶液(0.05,0.15,0.30和0.50 kg/L)处理的载体片上生物被膜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0.50 kg/L最为显著。结果表明,木糖醇可改变无乳链球菌超微结构,也可通过破坏其生物被膜来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32.
33.
为观察藏獒犬精子冷冻保存后超微结构变化,随机取新鲜与冷冻-解冻后的犬精子制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标本.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造成精子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精子头颈部发生部分或全部断裂,质膜消失,顶体外膜泡状化,环状沟模糊、消失或呈锯齿状,颈部肿胀,线粒体结构模糊.  相似文献   
34.
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柱、亲和层析色谱柱、凝胶过滤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从薏仁(Coix lacrymajobi)种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蛋白,经HPLC鉴定纯度为98.23%。经SDS-PAGE分析,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kD。它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9.15、4.50和12.21μmol/L。观察该抗真菌蛋白对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在透射电镜下可以看到霉菌细胞壁变厚以及变形,细胞壁和细胞膜间间隙变大,细胞壁出现孔洞,细胞内容物渗出,细胞器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5.
 研究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对于促进棉花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在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当普通愈伤组织细胞发育成胚性愈伤组织时,细胞外基质就会出现;随着原胚的形成,细胞外基质就会形成发达的网络状结构;随着胚状体的进一步形成和发育,细胞外基质则逐渐降解。在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始终未发现细胞外基质。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关系密切,是原胚形成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36.
用禽副粘病毒Ⅰ型鹅源分离株YG97和鸡源分离株Y98的鸡胚尿囊液毒感染原代CEF,制作超薄切片,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2株病毒引起CEF细胞器肿胀等轻微的超微结构改变,但不引起细胞的皱缩和裂解。结果表明鹅源YG97分离株和鸡源Y98分离株与NDV强毒株F48E8在致细胞病变特性上的差异。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还表明:鹅源分离株YG97鸡源分离株Y98在培养细胞上的形态发生与鸡新城疫病毒F48E8强毒株相似,是由细胞核复制的“纤丝样”结构出核孔在细胞浆内发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37.
近亲繁殖的NIK小鼠接种约氏疟原虫,4d后,选出疟原虫感染率达20% ̄40%的小鼠口服氟乙酰胺。透射电镜观察械内期超微结构的变化。给药后1d,少数滋养体的复合膜由原来的2层变成多层,线粒体膜肿胀明显,有些裂殖体的膜出现崩溃中断现象;给药后2d,复合膜肿胀加剧,有的已崩溃、断裂,内质网扩张,其上核糖体脱落;给药后3d,滋养体损伤严重,复合膜结构大部分消失,细胞器已难找见,自体吞噬泡增多,核质致密;给药后4d,滋养体数量明显减少,仅余大小不等的空泡。  相似文献   
38.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雌性兔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cuniculi)成虫体腔细胞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在雌性兔疥螨成虫体腔内的细胞有4种类型,类似于昆虫循环系统的脂血细胞、脂肪体,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  相似文献   
39.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15只健康中华鳖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细胞的超微构造。结果显示,胃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细胞上部胞质中充满黏液性颗粒,其形状多样化;上皮中有少量淡染的亮细胞,其结构与周围细胞基本相同,只是数量有差异;上皮细胞之间具有明显的细胞连接。胃腺上皮细胞还未分化为独立的主细胞和盐酸细胞,但腺体细胞的结构同时具备两种细胞的特征,即既有发达的细胞内小管和丰富的线粒体,又有大量膜包分泌颗粒和粗面内质网。上述结果表明,中华鳖胃黏膜上皮具有分泌黏液的细胞结构:一种胃腺细胞可同时执行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观察分析剑麻叶片纤维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及明确取样部位,为深入研究剑麻纤维细胞发育机制及形态提供基础性和实验性的参考。根据剑麻叶片及植株植物学特征确定取样部位,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2个生长时期成熟叶片的不同区域和3个成熟度叶近轴端纤维细胞形态结构的差异。由电镜图片可知,剑麻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中部和近轴端纤维细胞紧密相连、大小不一,但叶片中部区域多为不含原生质体的细胞壁结构,而近轴端细胞中存在含有细胞器的原生质体。进一步观察了3个成熟度叶片近轴端的纤维细胞形态,发现叶片纤维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被液泡挤压到细胞边缘,叶绿体为最突出的细胞器。幼年叶和成熟叶中的叶绿体多呈梭形,外膜完整,可见较清晰的片层结构和垛叠区,稚嫩叶的细胞中叶绿体出现皱缩及片层结构排列较紊乱,线粒体肿胀,胞浆内出现空泡,存在细胞核中异染色质增多和质壁分离的现象。综合分析图像信息推测,剑麻叶片纤维细胞生长发育活跃部位位于叶片近轴端,是观察剑麻纤维细胞结构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