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1篇
  23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探讨渭北旱塬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陕西渭北合阳县为研究区,在GIS与RS等技术支持下,以1990年、2000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10年SPO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对1990—2000年、2000—2010年2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类型的空间转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合阳县耕地面积减少了31.25 km2,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园地面积增加了21.26 km2,增幅达146.6%,主要由耕地、草地及林地转化而来。(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以稳定型图谱和后变型图谱为主。稳定型图谱占全区总面积的86.66%,后变型图谱占全区总面积的7.32%。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谱变化总体比较平稳,部分变化也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间。(3)研究区20 a间土地利用格局呈现一定的层次性。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在地形变化不大或地势较低的区域;草地及林地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高地形梯度内;林地和未利用地在高地形梯度内呈现优势分布。地形与人类活动是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主要因素,政策导向与市场经济需求对LUCC也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2.
正果实蝇是华坪县芒果及其它水果上的主要虫害,发生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危害损失重,严重威胁华坪县水果特别是芒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芒果产业最大的潜在危险,也是广大果农反映最强烈的生产难题。此文就果实蝇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为解决果农生产中的问题提供参考。1果实蝇的生活习性1.1食性广果实蝇之所以造成华坪县芒果生产防疫上的困扰,是因为其生态习性有别于一般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果实蝇成虫以花蜜、露水、腐果等为食,其取食  相似文献   
123.
黄脊竹蝗引诱剂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黄脊竹蝗引诱剂配方,更好地实现黄脊竹蝗的有效控制。[方法]配制不同的引诱剂,通过林间诱杀试验测定不同配方毒饵对黄脊竹蝗的诱杀效果。[结果]Na Cl 2%+NH_4HCO_3 10%+Indole 5‰配方所制成毒饵诱杀黄脊竹蝗效果最好,24 h内的诱杀量可达639.4±48.14头·诱捕器-1,其次是2%Na Cl+10%NH_4HCO_3 配方,平均诱杀量达580.8±40.36头·诱捕器-1,与发酵人尿的诱杀量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时间显著影响各配方的诱杀效果。Na Cl和NH_4HCO_3 是人尿引诱黄脊竹蝗的关键物质,挥发物Indole对诱杀具有增效作用。[结论]应用人工配制的引诱剂诱杀黄脊竹蝗能显著降低林间成虫的种群数量,且能杀死大量雌虫,可用于林间黄脊竹蝗防治。  相似文献   
124.
钟金鑫  张倩  李小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37-17139,17153
[目的]研究水流速度对云南华鲮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方法]在25℃水温下,采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对静水和0.1、0.2、0.25 m/s流速下幼鱼的游泳状态、游泳速度、趋流率、摆尾频率进行了测定。[结果]云南华鲮幼鱼游泳状态的变化与流速有关,当水流速度增大,主要游泳状态由逆流静止变为逆流前进;摆尾频率和游泳速度均随流速的上升而显著增大,趋流率从0到0.2 m/s显著增加,但是当流速为0.25 m/s时趋流率有所下降,而且在90 min内随时间的延长趋流率逐渐下降;而泳速则受到游泳状态的显著影响。在逆流游泳的3种状态中,游泳速度都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顺流而下状态的游泳速度和水速间无明显规律;游泳速度、摆尾频率和水流速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论]水流速度对云南华鲮幼鱼的游泳状态、趋流率、摆尾频率游泳速度等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的最佳趋性颜色和建立色板应用技术。[方法]采用颜色筛选行为反应法和田间调查法对韭菜迟眼蕈蚊雄虫、雌虫室内颜色趋性和田间色板诱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韭菜迟眼蕈蚊雄虫、雌虫均对黑色表现出较强的颜色趋性,与黄色趋性基本一致,显著高于对红色、绿色、蓝色的趋性;色板诱集结果表明,黑板总体诱集效果好于黄板,显著高于蓝板、红板、绿板和白板,同一色板随悬挂高度的增高诱集效果逐渐降低,黑板仅对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较高诱集效果,对其他害虫诱集效果较差。[结论]在利用颜色趋性进行韭菜迟眼蕈蚊诱杀和监测时,应尽量选择黑板,放低悬挂高度,可以获得较好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大庆龙凤湿地中趋磁细菌的首次研究,发现了一株新型趋磁螺菌,它能够在细胞内合成子弹头形磁小体,成分为磁铁矿,呈单链排列,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该趋磁细菌属于变形菌门中的δ-变形菌纲,是目前国内在东北地区第一例、内陆第三例发现的属于δ-变形菌纲的趋磁细菌。研究揭示了大庆地区可能蕴含丰富的趋磁细菌资源,δ-变形菌纲趋磁细菌在该地区的首次发现对龙凤湿地的生态环境认识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野外调查表明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危害5种乔木,分别为臭椿、杨树、刺槐、柳树;危害经济林木5种,包括葡萄、枣、枸杞、桃、李。研究结果表明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取食寄主种类达26种,最喜寄主为臭椿,其次为葡萄,松柏科的油松、侧柏等以及沙枣、梓树等则为抗性树种。  相似文献   
128.
该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未交配桑天牛成虫对7种寄主植物气味的行为反应,以洁净空气为对照,研究植物挥发物对桑天牛行为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未交配的雄性桑天牛对桑树气味的选择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旱柳气味的选择不明显;未交配的雌性桑天牛对桑树气味的选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旱柳气味的选择达到显著水平(P0.05)。7种试验植物挥发物对未交配雌雄天牛的引诱趋势:桑树旱柳垂柳、白杨榆树、构树五角枫。综合分析认为,植物挥发物在桑天牛对寄主植物选择偏好时具有重要的行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矿区排土场边坡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控蚀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径流产沙的影响。以内蒙古永利煤矿恢复4 a的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放水冲刷试验方法。以裸坡(BS)为对照,研究了递增型放水流量(5-10-15-20 L·min~(–1))条件下内蒙古永利煤矿排土场边坡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上坡冰草(面积占比30%)+下坡沙蒿(70%),C3H7;上坡冰草(70%)+下坡沙蒿(30%),C7H3;冰草,QC;冰草和沙棘混合配置,CG)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流量递增初期(0~9 min),径流率与侵蚀速率急剧增大,后波动减小。随着放水流量的递增,坡面径流率随产流历时的延长呈阶梯式增长,相对于首次放水流量(5 L·min~(–1))冲刷时,流量增大至10、15、20 L·min~(–1)防护坡面与未防护径流率差异缩小。侵蚀速率随放水流量的变化较径流率的变化趋势减小,且后期较大流量下,坡面侵蚀速率有下降趋势;(2)C3H7、C7H3、QC、CG配置模式坡面的减水和减沙效益分别为31.99%、18.72%、15.29%、34.36%和81.28%、87.29%、84.80%、58.73%。"冰草-沙棘(CG)"配置坡面和"冰草-沙蒿(C7H3)"配置坡面分别具有最优的减水效益和减沙效益;(3)坡面不同根系植被混合搭配时的减水减沙效益高于单一根系植被防护坡面,直根系与须根系植被合理配置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4)各坡面侵蚀速率和径流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BS、C3H7、QC、CG)和线性(C7H3)关系。(5)坡面各植被配置模式在该区能较好地抵御持续暴雨径流的冲刷袭击。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合理进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0.
桔小实蝇对两芒果品种的趋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马切苏芒和三年芒的完全成熟和未成熟果实对桔小实蝇进行了野外和室内的趋性测试。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对2种完全成熟芒果的趋性明显。而在2种成熟芒果中,对马切苏黄软芒果的趋性更明显(P〈0.01)。用GC-MS方法分析测定了两品种芒果和其两成熟度果实的气味挥发性组分,发现8种物质(2-丁醇、乙酸乙酯、1-辛醇、2-丁烯酸乙酯、乙酸丁酯、3-羟基-2-丁酮、a-蒎烯、a-石竹烯)在成熟芒果中的含量平均增加了2倍以上,这些物质的含量增加可能是gI起桔小实蝇更趋向于成熟芒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成熟马切苏芒的气味物质中,每种醇、酯类物质以及a-蒎烯、β-蒎烯、3-羟基-2-丁酮含量均高于成熟三年芒,这些物质可能对桔小实蝇偏爱马切苏芒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