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厦门海域血红哈卡藻赤潮的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3月和2009年2月,厦门海域发生了以血红哈卡藻为优势藻种的赤潮,两次赤潮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针对近两年厦门海域两次在冬季爆发血红哈卡藻赤潮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赤潮期间的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血红哈卡藻赤潮发生前后,1000hPa环流形势表现为西南地区的倒槽或者气旋,并随着冷空气的北退而向内陆地区延伸,台湾海峡的气流多为东南到西南向,气温和水温持续回升、风速偏弱、相对湿度偏高,盐度长时间维持较低水平,此种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促使了厦门海域冬季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2.
赤潮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娟 《齐鲁渔业》2005,22(9):19-21
近3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赤潮的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与之相对应,山东省近6年的赤潮发生次数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山东发生赤潮10次,累计面积达3230km^2。综合分析了赤潮的危害、成因、近年来全国赤潮发生和研究的现状及防治措施,并针对山东省的赤潮发生概况,对今后全省在赤潮监测领域应做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3.
集中使用寡核苷酸、肽核酸和细胞凝素3类探针对来自东海和厦门海域的现场赤潮样品进行了检测,尝试鉴定识别自然水样中有害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纤小裸甲藻,建立和优化了这些探针的检测方法和样品处理程序.结果表明,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均成功地检出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布情况,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DBA>Tama28S>Tama5S;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也成功地检测出了微小原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ConA>PM18S02>PM28S02;在厦门海域的赤潮水样中检出了纤小裸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WGA>PNATP28S01>TP18S02>TP28S01.各探针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吻合较好.比较这3类探针的特异性,其中以PNA探针为最好,其次为DNA;lectin探针的特异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84.
赤潮是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赤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通过赤潮水体和赤潮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文章基于海产品市场、海产品经营者市场和海产品消费者市场,将赤潮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展现出来,为研究作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285.
海州湾特征因子与赤潮形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赤潮形成特征和海州湾近几年营养盐的月变化规律,结合2004~2006年监测到的7次赤潮,对赤潮发生前期的水文、水质要素进行分析;并期望依据海州湾长期监测的资料,特别是近几年的水质因子变化规律,以及连云港的特定水文因子,找出海州湾赤潮形成条件和诱发因子,为本地区的赤潮监测与预报提供分析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286.
细胞凝集素探针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dinium)GIXM01株与其他裸甲藻区分开:SBA、WGA和PNA探针能定性或定量地区分形态相似的裸甲藻GMDH01和TPXM01。PHA-E和SJA能分别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DH04、ATMJ02株系与同种其他的藻株区分开:PNA也能从同种其他株系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ATDH02,ATDH03株系:UEAⅠ能从同种藻株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CI01.JN、ATCI01藻株;RCA120可以区分产毒水平不同的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的ASPGX01和ASPGX02。DBA、SBA、PNA和LCA探针能定性和定量区分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MDH01和PMXM01;而PNA探针仅能定量区分原甲藻属(Prorocentrum)PDDH01与PMXM01。用WG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等检测手段可以把探针标记的目标裸甲藻GSPXM01和TPXM01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和微小原甲藻(P.minimum)等组成的混合样品中区分开。[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79-292]  相似文献   
287.
厦门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及2004~2005年厦门海域赤潮的监测结果和相关资料,对赤潮多发性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资料显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的前后3年是赤潮的多发年份、5~7月是多发季节、多发月份的中小潮期是多发日期.赤潮生物具有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变化的本能,同时也反映了太阳黑子活动、季节变化、引潮力变化和气象条件能够通过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影响赤潮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88.
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主产区山东荣成发生了海带溃烂灾害,受灾面积超9 300 hm2,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资料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由多纹膝沟藻(Gonyaulax polygramma)和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构成的赤潮,顺自西向东沿岸流进入荣成海带养殖区,自北至南蔓延,暴发海域可溶解磷酸盐含量为3.68μg·L-1,凸显磷限制;室内培养试验显示问题海域海水正常;浮标观测显示,养殖区2021年11月盐度30.92 PSU,显著偏低;养殖区海水透明度显著高于往年同期。综上,此次灾害归因于海水透明度季节性偏高、赤潮藻枯竭了海带早期生长赖以需要的营养元素,溃烂海带促进了褐藻酸降解菌繁殖,加速溃烂过程,带来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