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角质颚形态的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的种类判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根据2015年采集的47尾虎斑乌贼和87尾神户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两种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表明,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除了下头盖长/胴长,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角质颚在雌雄群体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虎斑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5.7%,神户乌贼为94.3%,总判别正确率为94.8%。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两种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虎斑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83.0%,神户乌贼为83.9%,总判别正确率为83.6%。分雌雄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93.8%,雌性为96.6%。研究认为,乌贼类角质颚形态同样可用于种类判别。  相似文献   
92.
探索鲜白芨(Bletilla striata)外泌体对体外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物活性,为其在护肤品上的开发提供数据。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提取白芨外泌体,透射电镜鉴定,BCA法测蛋白浓度;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Hacat细胞存活率,流式双染检测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通路蛋白。白芨外泌体呈茶杯状具双层膜,平均粒径69.63 nm,每克鲜白芨含外泌体浓度为5.24E+8 Particles,内含蛋白19.53μg;白芨外泌体(≥5μg/mL)可显著提高体外Hacat细胞存活率(P<0.05);10μg/mL白芨外泌体处理48h,可显著降低H2O2氧化造模引起的Hacat细胞早凋亡、晚凋亡和总凋亡的细胞比例(P<0.01),同时,模型组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升,外泌体处理能显著降低其表达,而Bcl-2表达在组间无差异(P<0.05)。PEG沉淀法分离的白芨外泌体,可促进体外Hacat生长,抑制H2O2引起的细胞凋亡且与蛋白caspa...  相似文献   
93.
奶牛蹄变形     
蹄变形是奶牛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称蹄变形,又称变形蹄。奶牛蹄病在肢蹄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变形蹄又占蹄病的1/4—1/5。北京农业大学对七个奶牛场1070头奶牛调查发现,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奶牛总数的55.05%,个别牛场高达65.5%。1999年袁凤林等人对宁夏国营奶牛场331头奶牛进行蹄病调查,其中303头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蹄变形,  相似文献   
94.
智利外海茎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及其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10年4-6月智利外海采集的148尾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品,分析了茎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并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角质颚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向前延伸组合而成,周期性生长带明显,每条生长带由明、暗两条生长纹组成,头盖与脊突部的生长纹交汇于内轴成"<"形。标记轮与异常结构的形成与个体发育期的特殊事件以及外界的突发事件有关。根据角质颚生长纹估算茎柔鱼日龄,推测茎柔鱼样本孵化日期为2009年3-11月,主要为6-7月;胴长与角质颚日龄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中雌性茎柔鱼胴长的平均瞬时生长率(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IGR)和绝对生长率(Absolute daily growth rates,AGR)分别为0.14%·d^-1和0.60 mm·d^-1,雄性茎柔鱼胴长的平均IGR和AGR分别为0.11%·d^-1和0.47mm·d^-1。研究结果为柔鱼类年龄鉴定和生长估算提供了新方法,并为中国开展头足类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研究生物体的个体发育有助于充分认识其个体形态变化规律,从而了解生物体结构的功能性与形态间的相关关系。为探究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角质颚的生长变化规律,本研究使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性别及发育阶段角质颚大小和形态的差异,并揭示其背后的生态含义。结果显示,剑尖枪乌贼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质颚大小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雌性个体角质颚大于雄性个体,但不同性别角质颚形态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和薄板样条变形网格显示,角质颚形态由未成熟至成熟期呈渐变规律。在发育过程中,上、下颚的头盖和翼部变得更大,脊突更加凸出,颚角夹角逐渐变小;上颚喙部更加尖锐,但下颚喙部逐渐变得迟钝。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上颚在未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小,在亚成熟期和成熟期变化较大,亚成熟期和成熟期形态变化趋势相似;下颚在未成熟期和亚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大,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小,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剑尖枪乌贼在发育过程中,角质颚形态随着其个体不断发育呈渐变规律,同时,角质颚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可能与剑尖枪乌贼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和环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6.
东海毛颚动物的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云龙  袁骐 《海洋渔业》2004,26(1):29-34
本文根据 1997年至 2 0 0 0年在东海 (2 7°~ 32°30′N、12 8°E以西 )的大型浮游动物垂直拖网调查结果 ,对毛颚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 ,浅述其数量分布变化与水系、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 :海区种类组成以春、夏季最为丰富 ,数量则以秋季最高 ;高数量密集区处于各水系的交汇处 ,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系消长动态变化过程 ,对水系和渔场形成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爆裂玉米属于特用玉米中的一个种类,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爆裂性质的特点,在我县半干旱地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爆裂玉米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爆裂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其能够为爆裂玉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
<正>2006年9月初,伊春市友好区某商品蛋鸡场饲养的3800只45日龄海兰褐育成鸡,采食和饮水量急剧减少,低头缩颈,精神沉郁,眼睑肿胀、流泪、甩头,拉白色、黄绿色稀粪,嗉囊膨大内有积液,严重者衰竭死亡。1病理剖检变化病死鸡消瘦,肝脏、脾脏肿大,腺胃肿大呈球状,腺胃壁极度增厚,切开后自行外翻,腺胃乳头水肿、弥漫性出血和溃疡、挤压乳头可挤出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肌胃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食物,个别肌胃角质膜有溃疡;有的胰腺有出血点;十二指肠黏膜出血,空  相似文献   
100.
福建省将乐县为我国陶氏颚口线虫病典型流行区,野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率高达59.6%(140/235),强度为1~28条虫。在28℃水温下,成熟虫卵经7~8d发育成为第一期幼虫的虫卵,第一期幼虫有鞘膜;虫体停留于卵内经2d行一次蜕皮,蜕皮后孵出带鞘的第二期幼虫;这种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穿过肠壁进入血腔生长发育,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